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制订了中国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从那时起,中国开始踏上了疾驰向前飞奔的列车,时光荏苒至今40年过去了,全国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的家乡自然条件很差,如今旧貌换新颜,都是得益于改革开放 这个正确的决策。
一、地理和自然环境
我的故乡新庄村在附城镇东南6公里处,地处南太行山断裂带北沿深沟绝壁向坡缓谷浅的丘陵带过渡点的山岭上,村北是丘陵田地,村南是石质山区,是陵川县少有的半农、半林农村,这就造成一是村民有史以来赖于生存发展的土地是“九分石头一分土”的现状,改革开放前全村92户,387口人,耕种着919亩土地,有48个地名。地块分布在村周围的五岭、两凹、二十道沟和两面坡上,其中红河沟就有28块地,最小的叫“灯圪台”,挤着能种3颗玉米,围圪堆山上8分地就有48块。全村耕地面积最大地块只有3.8亩,农田除沟圪窝和岭头较宽外,大多以条状梯田绕山分布,一般宽在1至5米之间,且大部分呈前低后高的直棱坡状。前塄多是豁牙(塌塄),后塄多是圪针坡和乱石坡,种地收拾边后杂草、垒塌塄就很误工。二是农田道路大部分都是羊肠小道,春种、秋收全靠两个肩膀担。村南道路最远的地有7里路,由于路远,农家粪就担不到地里,靠在地附近的山坡上打上不梢(各种丛生灌木),压上草皮熏荒粪。由于常年雨季冲刷,造成土地贫瘠,加之和林坡混着,庄稼不长杂草却茂盛,亩产多数达不到200斤。三是村庄在山岭上,村民饮用水十分困难,历史上村民在煤窑沟打了6眼井,但距村2里路,其中1里为坡陡的盘坡拐道。解放后虽然在村上打了几眼旱井和修筑了泊池,夏、秋天雨水多时,井里和泊池的水是含泥沙的黄水,且上面漂着羊粪蛋,农忙村民也只好去煤窑沟担水吃。因为缺饮用水,多数人一生没有洗过澡,更制约着村大牲畜等养殖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前,新庄村守着村南大片林山这个聚宝盆,由于管理上“吃大锅饭”,有的村民和邻村人经常破坏性偷砍檩条和小椽,使山林基本没有了可用之木。那漫山遍野丛生着编罗头的荆条,使新庄村成年的男性村民人人都学会了编罗头。新庄村的罗头编的数量多、质量好,不仅卖到附城镇各村,而且还销售到晋城的高都、泊村、巴公,高平的鲁村、米山、候庄,长治的西伙等地。改革开放前政策统的死,只能村四个小队集体成立副业队杀荆条编罗头卖个钱,个人是不会允许的。有一个村民请病假偷偷上山杀荆条,黑夜在村边等到很晚才回家,还是被巡逻人发现,村干部以“查户口”为借口,在其被窝里收查出荆条来,被大会、小会批为“走资本主义道路”;村民养的鸡多了,下个鸡蛋来换个盐和零花钱,也是人人自畏,怕被当成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典型。
村南野猪、野獾拱地,村北野兔、野鸡、野鼠遭害。十年九旱,经常受雹灾,最好的年景亩产平均也超不过300斤。“冬天白茫茫,夏日禾苗黄。山坡上种地,庄稼牛毛样。出的吃奶力,年年闹粮荒”,是新庄村的写照。那时群众编了个顺口溜:“新庄庄,真真穷。荒山坡,石头多。吃粗糠,掺榆皮。赤脊梁,露肚皮。寒天里,没盖的(被子)”。
1968年夏天,我县开始全面发动“农业学大寨”运动,新庄村开始农田基本建设,根据村的地质地貌没有较厚土质,不适于填沟造地,就垒前边塌塄、劈挖后塄石头荒坡,加高边塄、加深活土层,建海绵梯田,亩产最多也达不到500斤,除交售国家公粮外,村民吃粮不足300斤,一日三餐缺粮吃糠菜、食不果腹,生活在温饱线以下。在地干一天挣一个“劳动日”, 一个“劳动日”到年终结算大部分年景值2至5毛钱,不仅粮食不够吃,而且多数人家欠吃粮款。那时物资匮乏各种民用物品都要“证”,人们穿的是洗的发白、打着补丁摞补丁的衣裤,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贫困村。地不好,太出惫力气,邻庄近村有女不想嫁新庄男,是怕吃不了新庄的苦,受不了新庄的罪。
二、改革开放的大变化
改革开放开始新庄村和全国广大农村一样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在这场变革中,新庄村勤劳的村民广积粪细耕种,当年亩产就达到800斤,除交售国家公粮外,家家有了余粮,解决了历史上几千年来村民种粮缺粮添不饱肚皮的尴尬状况。随着时间和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扩大,农村免缴公粮、免缴农业税、种田自主经营并发放种地补助资金,发家致富成了村民奋斗目标,逐步富裕起来的新庄村发生了三大变化。
1、土地耕种变化
根据新庄村土地耕种费时费力、亩产量低的状况,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将村南坡陡、沟深、路远的耕地343.7亩全部退耕还林。新庄村那时有97户,379口人,共有荒山5200亩,除集体留500亩外,有林地和没林地全按人均分配,人均12.4亩,并发放了“林权证”。由于山林除国有坡外,村民林地和没林地责任到户,加之修房使用预制板、门窗普遍使用铝合金,没人再偷砍林木,使森林恢复性加快,林区可用木材比比皆是。村民在荒山植树、种药材每年每亩还可获国家补助资金90元,林间药材也成了村民一笔不小的收入。近年新庄村利用国家专项扶贫补助资金22.5万元在荒坡种植连翘400亩,另外在煤窑沟种植梨园50亩、小畈沟种植梨园60亩,种植核桃树60亩。现在村里有黄梨、苹果、核桃、黄杏、蜜桃等水果,少数丰富群众生活,多数部分出售增加资金收入。国家投资100万元在古柏树岭上建立了防火塔,足不出户就可监视村南数千亩森林安全。村北的丘陵梯田,山山岭岭、沟沟壑壑全部修通了田间道路,运输三轮车、耕地的拖拉机都能进到每块地理,运粪、耕地、收秋再也不用肩挑人扛,大大减轻了种地的劳动强度,加之使用化肥、优种、除草剂,粮食亩产平均都在近2千斤左右。村民都高兴的说:“改革开放退耕还林政策好,村南瞎䎬地种了树,村上打的粮食总产量不仅没有减少,而且比改革开放前还增加了5倍多,特别是减轻了种地的劳动强度”。许多男女年轻人在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打工挣钱,有的干脆在外常年打工,年老的在家种种地、上山摘连翘和刨药材,尽力而为、各得其乐。
2、道路变化
逐步富裕起来的新庄村高度重视改善群众生活的基础设施,除修通了所有田间道路外,2011年由县、镇、村、交通投资13.62万元,每平方米22.7元,铺成3.5米宽计1000平方米的村中道路。家户不出钱,每户通一座房,第二处房户主每平方米出原料钱50元,完成了5000平方米的户户通水泥路。2017年由国家有关部门投资修筑的礼义至夺火的“重丘三级路基8米”的部颁标准公路穿村而过,每天往返晋城、陵川4趟的城乡客车,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出行。由于道路变化,改革开放初期的从步行到家用自行车,被摩托车、三轮车取代,现在新庄村有一半以上的户口还有了家用小车。
3、饮用水变化
历史上困扰新庄村的饮用水,在改革开放中也彻底达到了解决。2009年由县水利局无偿提供价值11.25万元全长4500米管道。村民人均无偿挖8米长埋管壕,石方管壕由村委组织集体开挖,用资金4万元,其中购空压机、柴油机1万元。户户通水网安装水表、阀门、支管,县有关部门投资1.65万元,户均170元,不足部分由村委付。另外高脊岭储水池封顶,县水利局提供资金12万元。解决了饮用水这个难题,新庄村的养猪、养羊、养鸡户逐步发展壮大了。村民打开水龙头,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就流到了锅里、缸里。由于有了水,许多人家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有了自家的洗澡间。
由于以上三大变化,彻底改变了新庄村民的生活基础,有了空余时间、有了多余资金, 家家户户昔日矮小狭窄的祖上或土改时分的土坯房,盖成了新砖房,部分前墙还贴了瓷砖。各种铝合金玻璃门窗、高档沙发、厨具、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应有尽有;村上有些人在晋城、陵川、附城等地“小区楼”买了住房,也不愿意把户口迁走;新庄村发展的魅力正在吸引众更多的村在外退休人员返乡居住,他们说:“在外工作几十年,现在退休了回老家养几只鸡、鸭、鹅,自己养、自己杀、自己吃。挖个野菜、批个嫩玉茭、煮个毛豆角,吃个原生态。春天种个花草,夏天爬爬山、在树荫下纳凉看风景,秋天帮亲朋好友批个玉茭,冬天扫扫雪、约几个人斗斗地主、喝点酒,过过“土豪”的日子;改革开放后,政策变了样,在符合法制的前提下“发家致富”全民奔小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物质生活大变样,现在是随着时尚的潮流在陵川等超市购买各式、各种材料做成的衣裤、鞋袜;以前粮食不够吃,以瓜、菜、糠果腹,现在是鸡、鸭、鱼肉吃腻了,吃吃野菜换换口味,注重营养均衡了;移动塔、联通塔、电信塔分布村周围,家家有了无线网络,50至70多岁的男女老人们和年轻人一样耍起了智能手机,上网看国际、国内新闻,微信聊聊天、不时抢个红包;过去出门靠步行,现在在村招手城乡客车即停,村上时不时还有人坐飞机去大城市或国外旅游;过去的主要农具罗头、担杖、石碾、石磨、牛车等成了历史文物或人们饭后闲聊的回忆;老人有了“养老保险金”,村民看病有了“医保”,贫困户按月能领最低生活保障钱。总之城里有的,邻村有的,新庄村一样都有,邻村没有的新庄村却有了。2017年利用国家地质灾害补助资金90万元,拆迁补偿45万元,自筹20万元建成了3000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广场内有健身器材、跳舞广场、休息凉亭、过廊、鱼池、树木和花草;春节文艺晚会、庆“七一”晚会、消夏晚会经常举行,使爱唱戏、爱跳舞的新庄村人有了属于表现自己的舞台。2018年6月28日新庄村和晋城市帮扶单位市“卫计委”共同举办的“庆党日,颂党恩,跟党走”为主题的联欢晚会,就有陵川县政府副县长原沁霞、县卫计委主任赵晨光、附城镇党委书记张文翠等领导亲临观看,县电视台和多家媒体做了报道;2018年县林业局出资21.75万元,将新庄村道路两旁进行栽种风景树、绿化带、各种花和草,使新庄村座落在了一个“大花园”里。现在不仅附近村的年轻姑娘愿意往新庄村嫁,有几个在外打工的小伙,还把江西、四川、上海及陵川的姑娘娶到了新庄村。
新庄村的群众高兴的说:“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改变了新庄村,新庄村的巨大变化得益改革开放的好政策”。
三、憧憬美好的未来
1、做大、做好新庄村南数千亩荒山、林木这篇大文章,在林木成财的基础上在荒山中广种连翘、黄芪、黄芩等野生药材及水果、干果树木林,使千亩荒山春天黄、夏天绿、秋天红,广泛增加收入。
2、随着大部分家户在村北沿路往南修建了新住房,原来村东成了“空心村”,计划将原来村西商会会馆庙的上下院及骡屋、村东 “空心村”改建成民俗旅游有卫生间、洗澡间、写字台、电视机、活动室及厨房、餐厅的标准式“家庭旅馆”接待中心,增加集体和村民的收入。
3、新庄村地处交通要道,历史上就是河南客商来附城镇经商必经之路,新庄村的“古柏树饭店”在河南闻名遐迩,2018年新庄村已经引资50万元,建成了“古柏树生态旅游接待中心”。计划在接待中心建设“精品采摘园”、“特种自主烧烤养殖”,打造成旅游精品,集观光、娱乐、住宿为一体化的产业休闲、消费链,为新庄村赢利创收再上一个新台阶。
4、新庄村南紧邻丈河村,是一沟一个景,计划集资或引资开发“东河自然保护区步道”、“石缸石盆一线天”、“煤窑沟六眼古井”、“三岔口龙王洞”、“古柏树饭店”石房旧址景区。村南悬崖峭壁、茫茫林海有白皮松、青杠等稀有树种,有黄羊、野猪、狼和金钱豹出没、多有莽蛇等自然景观,计划开发“动物自然保护观赏区”和负离子高浓氧病体康复“农家小院”。
5、新庄村地处交通要道在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区情报处在村秘密设立“新庄村留人小店”情报站、村里11岁参加八路军的崔家骏成长为撰写电影《在战斗里成长》、《上甘岭》、《雷锋》剧本和《雷锋的故事》的全国著名军旅作家的名人效应、抗日民主政府“陵高县”驻新庄村的旧址,开展红色旅游景观建设,将新庄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堡垒村这个“红都”建成“爱国教育基地”。广泛联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参军参战的新庄籍在全国各地重要领导岗位的后人,回新庄村寻根祭祖,和他们的亲戚朋友回新庄村避暑观光。
6、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在陵川县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参与丈河片区旅游资源整合,形成丈河片区“避暑圣地”和民俗旅游3至5日游,使游客有看头,群众能增加收入。
总之,新庄村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只是陵川县广大农村的一个缩影,40年来的变化太多、太大,说也说不完。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及各项惠农政策,新庄村的未来会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