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担当作为

张韶华
2018-07-13
来源:晋城党史网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这一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才能建成这样一个党的时代课题,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组织部门作为党的政治部门,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担当作为,奋力开创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好“方向盘”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作为组织部门,必须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履行好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


提高政治站位。“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我们党有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坚强核心掌舵定向。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旗帜鲜明地在思想上衷心爱戴核心、政治上维护捍卫核心、组织上坚决服从核心、行动上坚定追随核心。


站稳政治立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延安时期,毛主席曾以“松柳之喻”,教育党员干部要像松树那样坚定,稳当可靠。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更要带头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主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对表、对标、对齐,自始至终不断淬练政治定力,做到政治信仰不变色、政治立场不动摇、政治方向不偏移。


履行政治责任。组织部门作为政治机关,一切工作都是政治行为,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组织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要坚持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选拔干部突出政治标准、政治能力;干部管理监督突出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基层组织建设突出政治功能、政治属性;人才工作突出政治引领、政治吸纳,确保全县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到政治上绝对忠诚、坚定不移。


以思想建设为基础,拧紧“总开关”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组织部门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使我们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


加强理论武装。“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程,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补足精神之钙。


坚定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要以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深化党性教育。习总书记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要把党性教育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晋城第一个党小组诞生地南村镇东常村和其他几个红色基地为载体,打造一批红色教育基地,发挥革命老区红色基地在党性教育中的作用。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党章和党规党纪教育,在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党性。


以组织建设为抓手,找准“发力点”


习总书记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作为组织部门,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县委“181”年度工作重点,自觉做好选干部配班子、抓基层打基础、建队伍聚人才等具体工作。


一、聚焦发展需要,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要以对党忠诚选忠诚于党的人,以事业为上选担当干事的人,以扎实作风选作风扎实的人。一要精准选拔。坚持政治标准,选政治上靠得住、过得硬的干部;坚持事业为上,坚持立足于在经济发展主战场、改革开放最前沿、脱贫攻坚第一线选干部配班子。二要精准培育。一方面,要着眼泽州高质量转型跨越发展需要,大力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到开放前沿地区学习考察,开阔眼界。另一方面,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姿态选好苗子、加强储备,保证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发展上有后劲。三要精准管理。突出发挥好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修改完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建立“七评一体”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和“五评一体”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平时考核、年中考核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推行科学化考核、差异化奖励,使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结合能上能下、激励干事、合理容错三个机制,全面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


二、聚焦基础夯实,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今年以来,我县坚持以“三基建设”为牵引,精心实施基层组织建设“541”战略,推进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一是建强组织堡垒。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推广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超联建模式,建立起柳树口镇“1+10”农超联合党总支、二十里铺村企联合党总支,把组织建在了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了产业链上,让农民富在产业链上,实现党组织覆盖最大化、设置最优化、功能最强化,带动了城乡融合发展,促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创新组织生活方式,制定一整套农村党建制度合集,继续深化“5+N”党日活动,推动组织生活正常化、规范化;实施典型培树工程,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一手抓典型引领,一手抓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水平。二是发挥头雁效应。持续开展“领头雁”培训,实施先锋引领工程,增强“双带”能力。三是强化队伍保障。持续实施“城归”工程,让更多有能力、会干事的“城归”回乡创业,激活振兴动能;以“双带”能力培训基地为平台,培养一批懂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善经营的“新农人”、“农创客”;创新实施“一村一名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培养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的高素质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力量。


三、聚焦事业推进,着力构筑人才发展新高地


习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通过一手抓本土人才培养,一手抓高端人才引进,“两个轮子”一起转,着力构筑泽州人才集聚发展新高地。在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上,立足泽州实际,制定优厚的招才引智政策,筑巢引凤,开辟“绿色通道”吸引人才;在本土人才培养上,组织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和经济管理部门负责人赴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学习培训;开辟“泽州企业家论坛”;开展“泽州工匠”评选活动,营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为古韵泽州高质量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作者为泽州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