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奖章的光辉

秦鸿昌 
2015-07-05
来源:晋城党史网

——怀念老红军刘启元同志 


刘启元同志,又名刘春法,山西省陵川县玉泉村人。1936年3月,他在临汾近郊的乔李镇参加了当年毛主席、彭德怀总指挥率领的东征红军,入伍部队番号即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二师团三连。枪林弹雨,身经百战,刘启元同志成了人民军队一位优秀的指战员。1955年授予中校军衔,同时荣获“八一”奖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是我县最早参加红军,唯一荣获“八一”奖章的同志。

刘启元同志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不幸于1987年10月15日在吉林逝世,终年八十一岁,生前为吉林铁路局总工会顾问。

刘启元同志出身贫寒,他父辈兄弟三个,家穷娶不起媳妇,为了刘家后代,东借西凑只给他父亲成了家,但仅有的三间土房和三亩六分地却被债主管押了。全家只得到村边一个破祠堂里栖身。启元八岁那年,父亲吃了一场冤枉官司。有人指控他盗了人家的墓被县衙抓去,直到真的盗犯归案,他才被放了出来。但在审讯时两腿打成裂性骨折。启元只好去给一家姓韩的放牛,家里要靠母亲做针线活糊口了。没多久,母亲也因积劳成疾丧生。

启元从小很倔强,为了摆脱穷人受欺的困境,投师习武。年长十八、九岁,武功小有名气,夺得潞安府八县武术比赛第一名。应聘当了民间武术教头。1935年那年,几个穷朋友打了区警的小舅子,还将警察所的一个密探打死了。阎锡山县政府说是这个武教头闹的事,在朋友的协助下,启元同志逃离了家乡,到哪去呢?听说陕北来了共产党,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给穷人撑腰做主,就一直往西奔到黄河边。当时,黄河渡口阎军封锁得很严,没能过得去,他只得返回到平阳府一带打短工谋生。过了大年,毛主席、彭德怀总指挥率领的红军东渡黄河来了。一天,人们嚷嚷着:“陕北红军进镇了!”

就是在这个乔李镇上,刘启元同志喜逢亲人,并鼓动了几十名穷兄弟一同参加了红军。很幸运,正是毛主席创作《沁园春•雪》的时候,刘启元同志参加了红军。“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为了顾全大局,推动山西和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红军于1936年5月又回到了黄河西,启元同志跟随大军也到了陕北。启元同志回忆说:这个时期,红军给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成的西北军做了大量的团结抗日宣传工作,我们连不仅开展宣传,还蒸了很多馒头送给他们吃,民族大敌当头,我们要亡国了,怎能自相残杀,要枪口一致对外。广大东北军和西北军官兵休战责蒋,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红军回师河西不久,一军团和十五军团组成西方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开始西征。六月初,由聂荣臻指挥,打响了有名的曲子镇战役。活捉了105旅旅长冶成章。刘启元同志在梁兴初团长的带领下,反冲锋攻破敌阵地获战斗奖。不久,部队党组接收刘启元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7年7月,抗日战争暴发,八月,刘启元同志所在部队一军团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兼政治委员。罗荣恒任政训处主任。所辖三四三、三四四两个旅和师直属部队共一万五千多人。刘启元同志是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十一连的机枪班长。不久,部队开赴山西。九月二十五日平型关战斗打响了。刘启元同志回忆说:师部命令我们埋伏在灵丘至平型关公路两旁的山沟里。当日军的辎重汽车一辆接一辆地开过来,接着是马车和骑兵大摇大摆地前进,根本考虑不到已进入我军的伏击圈。当日军的大部兵马进入我们的口袋时,连长刘杨初的驳壳枪往前一指大声喊到:“射击!”我们班的九挺机枪一齐开火,鬼子象砍伐的树一排一排倒下。顿时,我军军号响彻云霄,杀声震天动地,冲入日军阵地。突然,日军一挺机枪在西北方朝我攻击部队射击,火力压着我前进的战士抬不起头,有的同志倒下了。连长喊到,机枪班要压住!压住!!赶快拔掉这个钉子!!!我急了,站起来端着机枪猛烈朝敌人的火力点射击,日军的机枪哑巴了,经过三十分钟的激战,全部消灭了阵地上的敌人;我们机枪班完成伏击任务后,迅速占领了北山某高地。这时,只见一大队日军,在一个军官的指挥下,朝我高地扑来。我把剩余的几百发子弹和二十几颗手榴弹给同志们配备好,当日军进入我射程地段,我喊了声打,全班一齐开火,机枪声淹没了一切,土石飞扬,不一会,这股顽抗的敌人就被全歼了。

在整个战斗将要结束时,营长到我们阵地上,亲切地和战士们握手,并夸奖我们说:“你们打得好、很勇敢,我军已获全胜,三千多日军大部分被歼,小股鬼子正在围歼中。”平型关大捷,挫败了精锐的板垣师团,狠狠地打击了侵华日军的气焰,震撼国内外,连蒋介石也发来祝捷电。大大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日必胜的信念。

平型关大战后,刘启元同志提升为排长。随着战局的变化,一一五师主力一部转战到正太路线上,后又转战到晋中。于1938年冬来到了晋东南,驻潞城县境。这时,部队首长决定给启元同志两匹马并派一位通信员陪同他回家看看。但启元同志因工作忙回绝了。只是捎信让他父亲到部队去了一趟。

同年12月,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罗荣桓、陈光等同志率一一五师一支主力部队,组成东进支队向山东挺进。这时,刘启元同志是东进支队的罗荣桓警卫连指导员。刘启元同志回忆说:挺进山东第一个漂亮仗就是兑头沟伏击战。一营正面阻击;三营打中线;二营和我们警卫连切断敌人后路。这场战斗很激烈。缴获了日军几十辆汽车及一大批军用物资,大大补充了我东进支队的装备。1940年3月,刘启元同志调东进支队一大队一营任副教导员。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为了支援新四军,部队南下,参加了陈毅代军长指挥的陈道口战役。刘启元同志参加了陈毅首长主持召开的陈道口作战会议。他回忆说;我们部队打了一个漂亮的地道战,一个多星期,地下交通壕伸进敌阵地。避开了敌方地面强固工事的攻坚优势,充分发挥了我军近战夜战的攻击能力,是阵道口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方面。阵道口战役,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王广厦和汤恩伯二十万大军对新四军的夹攻。

1942年初,上级派刘启元同志带部队护送刘少奇同志由苏北去山东。刘启元同志回忆说:护送刘少奇同志是难忘的,他很晓得我们的思想比承担一个战役的思想沉重得多。少奇同志亲切又直截了当地讲:你们担心的就在“绝对安全”上,关键在于我们时时步步要掌握主动权。在每件事情上,只要保持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的旋回余地,办法就来了,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主动权来源于对情况的分析与准确判断。所以情报工作是很重要的。充分确切的情报,一是靠自己侦察,二是和地方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才可得到。有少奇同志掌舵,我们的紧张情绪烟消云散,困难也就赶跑了。我们在通过陇海铁道线和其它敌占区封锁线时,方案都经少奇同志审定后才行动。护送少奇同志,对我们护送部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都是个很大的提高。

完成护送任务后,刘启元同志住进山东抗大分校学习。四月去延安,在延安抗大干部队继续学习,任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延安整风,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

1945年12月,刘启元同志随党中央派去东北的大批干部出了山海关,历任东北民主联军一纵某营教导员,黑龙江东安地委公安分处处长等职,为东北的解放立下了功劳。建国后,任公安部队66团政委,在社会主义治安保卫战线上做出了卓著的成绩。此间回老家探亲一次。他那平易近人,对家乡的怀念和关切给乡亲们留下难忘的印象。转地方工作后,任吉林铁路局党委书记,为人民的铁道事业费尽了心血。1974年7月,我到东北出差时,专程到吉林看望了这位尊敬的老前辈。

刘启元同志的一生,正如吉林铁路局、工会的悼词中所讲的:“是革命的一生,光荣的一生。”我们将永远怀念这位可敬的老红军刘启元同志!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