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秋,在朝鲜安州林美郡连池里,陈凤贤荣获朝鲜人民军颁发的二等银质勋章及获奖证书(朝鲜文)
陈凤贤荣获的和平解放纪念章、朝鲜战争纪念章、1955年国庆阅兵纪念章
1954年3月24日,陈凤贤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防空部队颁发的军用汽车驾驶证
85岁的陈凤贤精神矍铄
每天早晨6:30,几乎都能在山西省泽州县政府机关院里看到一位慈祥而健壮的老人在悠闲地倒走,然后做自创的“五禽戏”。一打问,方知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退休前系泽州县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司机。
对于真正经历过炮火洗礼、保家卫国的军人,谁不肃然起敬呢?于是,我便与老人细细攀谈起来,得知老人姓陈凤贤,现年85岁,祖籍泽州县金村镇长阴村。他不仅参加过抗美援朝,而且参加过1955年的阅兵式,转业后,是晋城市首辆小轿车的驾驶员,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风风雨雨……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老人说,他的少年时代,几乎是在屈辱和饥寒交迫中度过的。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有两大伤害终身难以愈合:一是战乱。日军攻占晋城时,先用飞机投掷炸弹,后用大炮轰炸居民,机枪扫射,侵占晋城县城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种种恶行罄竹难书。为了修公路、筑城墙、建炮楼,日本鬼子勒派了苦力,拆毁了许多房屋。被日军认为是中国军队探子的,轻则被割去耳鼻,重则开膛挖心,老百姓的生活暗无天日。东躲西藏、挨冻受饿、朝不保夕、战战兢兢,是他少年生活的写照,也成为他终生难以磨灭的印记。二是饥荒:民国32年(1943年),晋城市区闹大饥荒,长阴村200余口人,被活活饿死、被狼叼吃、外出逃荒的,占到一大半。留在村内的老弱病残,靠采集树叶苦苦支撑,许多人因消化不良,脱肛而死。为了应对饥荒,陈家搜集了半间屋子的柿子叶,掺和糠麸熬煮为食,度日如年。大饥荒过后,陈氏祖孙三代8口人,饿死了4口。1945年晋城解放,全村人才结束了颠沛流离、奄奄一息的生活。
1950年,陈凤贤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京防空部队某高炮团任司机。朝鲜战争爆发后,他积极报名参加志愿军,1951年10月,奔赴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前线。陈凤贤所在的部队奉命保护江桥,他冒着敌人的炮火,驾驶着一辆苏联产“吉斯151型”三轴驱动的牵引车,拉着“85型”高炮,在朝鲜战场奔波了上万公里,荣立三等功一次。上甘岭战役期间,美军派大量飞机对志愿军的补给线狂轰滥炸,炸毁了志愿军通往前线的咽喉通道——清川江大桥,牺牲的志愿军战士把江水染得通红。他所在的部队奉命在清川江两岸密集防空,打得美军飞机闻风而逃,志愿军铁道兵冒着枪林弹雨日夜抢修,三天后即恢复了弹药运输的通畅,为志愿军夺取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1953年秋,在朝鲜安州林美郡连池里,陈凤贤荣获朝鲜人民军颁发的二等银质勋章一枚。1953年底奉命回国。
追忆起在朝鲜战场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的往事,陈师傅说,那可真是在鬼门关前闯荡。天上,敌人的飞机没日没夜地轰炸,对志愿军实行“焦土战略”;地上,到处是坑坑洼洼,残垣断壁。在炮火连天,弹痕遍地的朝鲜战场,他先后换了五个团,几次都有惊无险地躲过了敌人的飞机扔下的炸弹,多次在夜色的掩护下与死神擦肩而过。说到动情处,陈师傅不由心潮澎湃地唱起了军歌。除了那首耳熟能详气壮山河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即《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之外,老人还特意唱了一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汽车司机战歌》:“马达轰轰地响,车轮哗哗地转,车弓子上下‘沉沉颠,颠沉沉’。加大了油门‘刺刺隆隆’上山又下山。我的车(呀)快快地跑,我的车(呀)快快地向前,是谁开车到朝鲜,志愿军汽车驾驶员。车行万里要安全,‘万里号’的荣誉属于咱。争取立功,争当模范,争取胜利早实现!”
1954年夏天,毛泽东主席和许多中央领导到北戴河共商国是,陈凤贤所在的北京防空部队奉命驻守北戴河。那年夏日的某一天,毛主席在鸽子窝公园20余米高的鹰角石上极目远眺,观“红日浴海”喷薄欲出的奇景,看海上渔帆点点,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 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为深切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北戴河区政府在鹰角石上敬立了诗词碑和毛泽东主席雕像,成为最奇崛的一景。陈凤贤说,能够近距离地保卫共和国的领袖们,是他一生的荣耀。
在雄壮的军乐声中,隆隆驶过天安门广场……
1955年夏,北京防空部队奉命组建炮队,集训三个月,参加国庆阅兵仪式,陈凤贤荣幸入选。为了充分展示空军高炮部队的雄壮、威仪,他所在的部队还设立了评讲台,对每一辆车的驾驶员进行严格筛选,要求每排四辆车行进的差距不得超过三公分。三个月集训下来,每个人都瘦了10多斤。那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10名元帅、10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800名少将载入了共和国的光辉史册。10月1日,首都各界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毛泽东主席同朱德副主席、刘少奇委员长、周恩来总理在阅兵前来到天安门检阅台上,应邀前来观礼的还有5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外宾。上午10时,北京市市长彭真宣布首都人民庆祝国庆大会开始。军乐团奏起国歌,礼炮齐鸣。彭德怀元帅乘阅兵车从天安门出发,由阅兵总指挥杨成武上将陪同,检阅了陆、海、空军各部队。随后,彭德怀元帅登上检阅台,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官兵发布命令。10:25分,分列式开始。杨成武上将乘指挥车从广场东开过。在指挥车后面首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方队,他们合着"进行曲"的节拍,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天安门广场。接着,步兵学校、炮兵学校、工程兵学校、坦克学校、航空学校、海军学校等方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整个阅兵历时五十分钟,紧随其后的是首都五十余万名群众盛大的节日游行。
陈凤贤所在炮队由赵大满大校、沈仲文大校指挥。这支炮队由多个方队组成,既有国产85型加农炮,国产122、152型榴弹炮,又有雷达探照灯,85高射炮、101高射炮、122加农炮等方队,每个方队有四四十六辆炮车组成。陈凤贤在防空军高炮方队第二排第三列,依旧驾驶着苏联产“吉斯151型”牵引车,拉着“85型”高炮。为了向世人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威仪,每一名驾驶员都戴着崭新的船形帽,穿着崭新的新式军服。老人说,当他在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声中,正点、准确地驾驶着牵引车隆隆驶过天安门广场,与战友们几乎分秒不差地驶过阅兵线、高标准地完成阅兵任务时,一颗悬着的心才落到了肚子里。
自1956年至1958年夏,陈凤贤奉命到江西的防空学院学习。期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陈凤贤说,当他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驾驶晋城市第一辆小轿车,翻山越岭览太行……
1958年秋,陈凤贤从部队复员回到祖籍晋城县(1984年改为市),被县运输公司聘为司机。同年中秋节前,晋城县政府首次购置回一辆前苏联产的“嘎斯69”牌小汽车,车号排晋东南地区第13号。陈凤贤荣幸被遴选为该车的驾驶员。陈师傅说,没想到,不经意间,竟然坐上了新中国成立后晋城市小轿车驾驶员的“头把交椅”。
自那时起至退休前,陈凤贤先后开过8辆小轿车。除上文所述的“嘎斯69”外,还有“嘎斯67”、美国“导济”、“上海牌”吉普、苏联“胜利牌M20”、“212型”吉普车等。陈师傅说,与现在满大街跑的“宝马”、“奥迪”、“劳斯莱斯”、“帕萨特”、“红旗”、“林肯”等相比,我开的那些小轿车,可就差远了!问陈师傅开车跑了多少里程?他笑呵呵地回答,咱们晋城市的村村寨寨,我几乎都跑遍了!毛主席诗词里不是说“坐地日行八万里”嘛?我开车跑过的路啊,超过100多万公里了,足足能绕地球赤道转25圈!
谈到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的变化,陈师傅感慨万端:那可是天上隔地下,有着天壤之别啊!远的不提,就拿咱们晋城市来说吧,过去晋城市区路上骡马多,如今是大小汽车挤成“一疙瘩”;过去老百姓看小车是“瞧稀罕”,现在坐小车都很寻常,从晋城市区汽车数量迅猛增长常常发生堵车这一现象,就足见国富民强和老百姓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了。陈师傅还说,他特意翻看了晋城市统计公报——2011年末,各种运输方式的作业量保持稳定增长。
2015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36.4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0.3万辆)。其中私人汽车32.9万辆。2015年末轿车保有量24.4万辆。其中私人轿车23.2万辆。从新中国成立时晋城市小汽车数量为零,到1958年的第一辆,再到2015年的24.4万辆,简直是在爆炸式增长了!再从道路变化来讲,过去,太行山区山高路险,山道弯弯斗折蛇行,三国时的曹操在《苦寒行》中这样描绘:“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而到了2015年末,全市公路线路里程9134.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8.6公里。全封闭、大跨度、彩虹式的晋(城)阳(城)、晋(城)焦(作)、晋(城)长(治)、晋(城)济(源)等高速路全线通车。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了街街通、路路通、巷巷通。看一看晋城市交通旅游图,一个沟通城乡、干支相连、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道路运输网络星罗棋布,四通八达。翻阅晋城市统计公报,更了不起!全市共有铁路专用线41条,其中运煤专用线(站)34条(个)。全市“三环十线”网络密布,已形成了以国道干线、高等级、公路为骨架,连接各县(市、区)、乡(镇)各主要工矿区、农副产品基地和各旅游区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晋城距洛阳、长治飞机场均在100公里以内,距河南的新郑国际机场也不过120公里。无论乘飞机、火车还是坐大巴走高速公路,由太行老区的晋城市至千里京都,均可在一日内往返。想一想过去,看一看如今,陈师傅欣慰地说,他每年最想做的有两件事:一是告慰祖先,我们的祖国愈来愈强大,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蜜,那牛马不如任人宰割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二是祭奠那些逝去的战友们,他们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们的生命没有轻付,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炎黄子孙正在创造新的奇迹!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