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郭学波,1959年参加工作。1959年—1976年在教育占线上工作,分别担任陵川一中俄语教师,中心校长、联合校长;1976年—1997年在行政部门工作,分别任乡政府行政秘书、民政秘书、党委秘书、公安主任、纪检书记、党委副书记、县委党史办、组织部等单位工作。本人热爱写作,在省级以上报纸、刊物上发表诗词120余首,通讯报道200余篇,特写30余篇,散文95篇,论文25篇。
关心下一代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着力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长,团结教育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这是对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从事关工委的所有“五老”同志的鼓舞和鞭策,为我们更加明确地指出了进一步做好关心下一代的正确方向。为此,笔者挥笔泼墨一切从青少年的需求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重点”、“三位一体”论述了关心下一代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
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青少年的需求出发,竭诚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服务。
关心培养教育下一代,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后谜有人的重要保证。广大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细胞是家庭,家庭和谐关注的是下一代,国家把希望寄托于青少年。因此, 我们必须从全面和战略高度,关心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角度出发,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是我们关心下一代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有力的思想保证。
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平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无疑,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切实贯彻和体现青少年成长的内涵和重要性。
关心下一代工作坚持突出重点
我们关心下一代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是关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因此,我们必须常抓不懈,为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突出重点活动,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
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重点关爱三种人:即贫困学生、留守子女,犯罪和有劣迹的未成年人。坚持不懈地开展“关爱”,捐资助学活动,帮助贫学生完成学业。要联合有关部门尝试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的关爱基地、关工委要组织关爱报告团,开展关受活动。使基地具有辅导,文体活动、思想教育、帮助转化等多种工作功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挽救犯罪未成年人;学校要特别重视和发挥法制作用;关工委要组织老同志深入学校、企业、社区等开展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要认真贯彻执行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提高和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确实做到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加强学生假期的安全教育工作;对失足劣迹青少年的帮助工作,要从生活、就业和思想上支持和关心,帮助他回归社会,重塑人生;关工委要对网吧监督定期进行培训,分工明确,任务具体,对认真负责的监督员要大力给予表扬和奖励;防止未成年人因迷恋娱乐场所而影响学业和健康成长,对长期地打工的留守子女,给予特别的关心和教育,使他们安心自己的学业和生活;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抓好;老同志要带头学习,带头宣传。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言行一致、贵在实践、贵在坚持;老同志要为青少年做表率,做青少年的贴心人,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推进到企事业,村镇、学校、社区家庭,落实到基层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扎根;将“中华魂”主题读书教育活动和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好“崇尚真善美、学做诚信人”主题读书活动是:团结、互助、友爱、共建和谐社会。
关心下一代工作坚持三位一体
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工作中,充分发挥两个作用。一方面要发挥社区作用,作为桥梁和组织和纽带联系学校和家庭。社区要牵头开展活动,学校要主动配合,家庭要积极响应。一方面要发挥关工委和老同志的作用,加强各方面协调和沟通,并以活动站、家长学校等为载体,带领青少年开展各种有益的思想教育和公益活动。关工委要建立和完善构建学校是龙头,家庭是基础,社区是平台的”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三位一体“教育格局要达到组织健全、领导得力、场所固定、活动经常、典型突出、效果显著。
在建设新农村开展“学科技、育新人、奔小康”活动要立见实效。乡镇村、关工委要充分发挥农村“五老”的传帮带作用,要结合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教育要求,从青少年道德教育人手,将主题读书教育活动和道德养成教育活动延伸到农村。帮助农村青少年树立道德新风尚、着力提高 农村青少年的高尚品德,这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要丰富拓展“学科技,育新人、奔小康”的活动内容,通过办培训班,科普之冬,科普大集实地指导,印发科技资料等活动,在育人上下功夫,培养农村新型农民,使农民青少年既能学到文化科学知识,掌握科学致富本领,过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富裕生活,为建设新农村作贡献。
要充分发挥“六老”的优势和作用。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老会战等“六老”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这是党中央对各级关委和广大老同志的高度信任,也是党和人民对各级关工委和广大老同志寄予的厚望。老同志经历了革命战争的考验,也经历了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风貌、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们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发挥了政治、经验、威望时空和亲情的五个独特优势,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富贵资源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起到了传承、引导、关爱和保护的作用。关心下一代工作一头连着老,一头连着少,我们要继续开展“忘年交”“老少共建”等活动,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关心下一代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而言之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就是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持续发展,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继续贯彻中央、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精神,使老同志余热生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团结奋进,同心同德,与时俱进共创未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