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巴公原

黄平顺
2016-01-15
来源:晋城党史网


在太行山腹地,有一片平坦的土地,在北方,这种地形常常被称之为“原”,所以此地也称作巴公原。巴公原周边丘陵起伏,境内沃野平畴,良田沃土,一马平川。一条蜿蜒的巴公河迂回其间。历史上著名的“巴公原之战”即发生在这里,它被视为我国古代军事战争以少胜多的范例。

时光的射线,穿越千年岁月,投影在五代时期。那是千年之前的一个初春,这里战马嘶鸣,尘烟滚滚,刀斧剑戟,杀声震天,后周军队与北汉的军队在巴公原进行了殊死激战。最终后周以获胜告捷。周世宗柴荣败北汉于巴公原,向天下展示了其一代英主的潜质和风采,奠定了在中原的统治基础,为以后北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跟随周世宗冲杀的赵匡胤,原本是五十个骑兵之一,因此战立下大功,受到周世宗的赏识,并不断提拔重用。巴公原之战后,赵匡胤逐渐成为周世宗第一爱将,终于在七年之后被命为后周禁军殿前都点检,权势威名,由此更盛。周世宗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成为五代十国的终结者和大宋王朝的开拓者。

巴公原,这个让宋太祖赵匡胤一举成名的地方,它成就了后周一个普通战将,将会是建立三百年大宋王朝的开国君王,从此成为载入史册的要地。 

巴公镇,一座绚丽多彩的百年商埠,地处这片平原的中心,春秋时期,因晋襄公西伐巴蜀,迁巴子于此而得“巴公”名,素有“太行第一镇”之称。

明清时期,巴公就是“商贾云集,日进斗金”的集镇中心。南下沁阳、焦作,北上潞州、太原,东去辉县、新乡,西到候马、平阳的交通要道。这里店铺林立、商贸云集,人口繁华,是泽州北部重要的物资交易中心。

有关资料显示,旧时巴公街南北长三里,店铺数十多家,商贩近百处。最有名的为“永和公”京货店,“华茂永”杂货店,“公益勇”酒店,“义和厚”油坊等十几家较大的商号。每逢集日,附近百姓和远方的商贾都云集古镇,商品交易极为活跃。

人文荟萃的巴公原,处于太行山脉南端的泽州盆地,扼晋豫交通之要冲。不仅孕育了名村古镇,还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

地处岭岗的坡头村,以盛产巴公大葱闻名遐迩,是山西省早期四大著名土特产之一。相传慈禧西逃时途经晋城,当地官员设宴款待,以其中一道烧大葱受到慈禧夸奖,巴公大葱即被赋予了传奇色彩,以其个大、味浓、崩花多、耐贮存的特点,被誉为葱中之冠,因其具有独特的品质被认定为“山西名牌农产品”。

座落在南连氏村的碧落寺,背靠碧落山,面对万松岭,坐北朝南,依山而筑,是古泽州境内创建时间最早、建筑规模最大、声望最为显赫的寺院之一。“云卧山门隔几重,半天吹落碧芙蓉”,清太守朱樟的这句诗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碧落寺优美的环境。

呈阁镇布局的渠头村,古建纷纭。计有十二栏杆、九龙戏池、四大摸角、圣旨牌坊等景观;有顶天立地镜,插天立地匾,关帝石狮等文物;有四堂八庙、魁星楼、影壁墙等古建。昔有“七十二栅栏、八十二道阁”之说,其村落形制规模宏大,旧时为晋东南地区最大的古村落之一。

早在上世纪50年代,这片土地上就升起了一颗璀璨的新星,这便是以卫生模范著称的东四义村。周总理亲手为他们颁发的毛主席亲笔题词的奖旗,激励着太行山农民永无止境的追求,一把扫帚起家,缔造了60年以来不朽的传奇,这朵盛开在太行山万花丛中的奇葩,独占鳌头,成为巴原大地最靓丽的地方。

80年代中期,镇政府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亮点,建立了首屈一指的巴公文化中心,诞生了太行山上首座农民公园,成为巴公的点睛之作。山西省委书记李立功当年题写的“农民公园”,成为农民富裕起来的历史见证。25年前,在公园举行的“山西省晋城市十大明星乡镇农民劳动趣味技能大赛”更是让人记忆犹新。

90年代,巴公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因煤铁而富的暴发户层出不穷,打着大哥大,开着桑塔纳,成为成功人士的标志,被视为那个年代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巴公人自诩泽州老大,当年在晋城的歌厅,老板们为了点一首歌,较起劲来竟一掷千金,毫不吝惜,财大气粗中,分明透露出骨子里的那种豪爽刚直、永不服输的性格。

处在山区一隅的山耳东村,原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近几年却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变。在新时期露出了耀眼的锋芒。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和依山傍水的地理条件,走出了一条“资源带村、生态建村”的和谐新农村建设之路,集体资产连年翻番。如今的山耳东,青山抚媚,生态和谐,人民富裕,一跃成为闻名全省的小康建设模范村、先进村,全国绿化千佳村。

大自然为这块古老的土地留下了壮丽多姿的奇山秀水,绽放出朵朵夺目的鲜葩。龙王山风光俊秀,四义湖碧波微漾,巴公河曲水环绕,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淳朴、厚道,自古以来英才辈出,宛若灿烂群星。

一望无垠的巴公原,注定是一片不平凡的土地。70年代初,这里就孕育了巴公发电厂、巴公化肥厂,成为那个年代全国工业学大庆的璀璨星辰,也正是在这片土地上,托起了晋东南工业文化的先河,成为山西电力系统的翘楚,山西化工行业小氮肥的摇篮。

进入本世纪初,历史机遇再次降临到巴公原这块充满希望的沃土上。巴公被市政府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为城市“六区”组团之一,点燃了巴公新一轮经济腾飞的引擎,巴公工业园区的建设推进风生水起,初显端倪,一个崭新的美丽的园区大框架,正在大战略的驱动下徐徐开启。

踏进这片土地,一股磅礴大气之势朴面而来。涌入视野的是一个个高精尖项目,已在这片热土上落户,新建的工厂在绚丽的阳光下展露出清新的面庞,随着崭新的工业园傲然崛起,古老的巴原大地正升腾起前所未有的希望之光。

展宏图于热土之上,蓄大势于巴原之间。底蕴深厚的巴公原文化滋养着众多的工业品牌,兰花煤化工、天泽化工、福盛钢铁、天脊化工,根植于巴公原的文化沃土,成为晋城工业界一颗颗闪耀的明星。

这艘承载着强市之梦的经济巨舰,正在扬帆破浪远行。这片土地,已成为山西省率先崛起的新型煤化工基地,全国高浓度氮肥基地的雏形正在巴原大地初现。

如今的巴公工业园区,产业集聚,项目云集。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晋钢集团、清慧汽配、兴达铸件等20余家企业入驻,产品主要集中在煤化工、钢铁、机械制造等产业。

一座座工厂扎根在村庄周围,催生了当地农民就业的渠道,越来越多的农民受益于园区的开发,摇身一变成了市民,享受到身份转变带来的增收和实惠。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得其乐的人们,告别了黄土地,在家门口成为“上班族”,加入了快节奏生存的行列。

大地飞歌,豪迈铿锵。随着巴公城市综合体的形成,这块土地上的古代文明将与现代文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蓄势待发的巴公原正向世人展示着其独特的风韵。成为一片充满商机的投资兴业热土。

春潮叠涌,鼓点激越。千年古镇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新城,正在巴原大地快速崛起。这片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必将变得更加繁荣富强、美丽如画。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