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旺同志,生于1924年,系泽州县李寨乡陟椒村人。“七,七事变”后,他跟随父亲闹革命,担任了陟椒村武委会主任,领导民兵进行抗日,屡建战功!1943年,他光荣地出席了太岳区二分军区在沁水郎壁召开的英模大会,授予他“民兵英雄”称号,奖锦旗一面,步枪两支。开罢英模会他返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于1945年5月,率先报名参加了八路军,走上抗日前线。
继承遗志 抗日救中华
刘三旺同志的家乡位于晋城西南——陟椒村。该村当时不足一百户人家,村虽小,却是周村镇通往河南的一条交通要道。千百年商贾物贸流通,都是路经陟椒村白天打站,傍晚投店入宿。
在抗日战争时期,陟椒村成为根据地,共产党利用山区的地理优势开展革命工作,刘三旺家成为地下党组织秘密活动的联络点。那时候,他父亲刘师保、母亲宋引荣、大哥刘传礼,曾在1938年就加入了共产党,投身革命。刘三旺和他二哥刘传芳、弟弟刘云旺虽小,却都知道父母为不为压迫而斗争。
“七,七事变”后,地下党组织常子善同志常来陟椒村活动。他是个放羊出生,以放羊掩护身份开展抗日工作。那时候,刘三旺才十三岁,知道每逢“老放羊”来到他家时,其父母总是叫他去大门口放哨,见有人来立刻回家禀报。从此,他的家成为地下党组织的联络点。 1937冬,该村成立起民兵自卫队、儿童团,妇救会群体组织。街头的墙壁上还写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坚定抗战必胜信念”等巨幅标语。当时,在地下党常子善的领导下,把全村群众都发动起来,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对侵略中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壮大力量,先后又秘密发展刘世儒、刘师林、刘师全、刘万山、刘金昌、刘小乾、刘万林、刘师曾、刘接朝等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常子善经常在刘三旺家秘密开会,布署抗日工作。
1938年,日寇第一次侵占晋城后,到处进行扫荡,杀人放火。地下党组织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为了粉碎日寇的三光政策,刘三旺的父亲在村上发动群众搞空室清野,让大家把粮食藏起来,与日军开展防御斗争。那年冬天,地下党组织为了加强对敌斗争,任命刘三旺的父亲刘师保为陟椒村牺盟会村长,刘师林为李寨村牺盟会村长,刘世儒为苇町村牺盟会村长,其大哥刘传礼为李寨自卫队军政教官。刘三旺还记得当时抗日三区(犁川)区长段其寿亲临他家布署工作,其母亲宋引荣从此承担起陟椒村地下党组织的联络工作。她虽是个农村妇女,对党的工作非常负责,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她走村串户,宣传发动群众,向群众讲述抗日救国的纲领。她还和刘万山、刘师全、刘金昌等人深更半夜在一块研究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同时,她还带领全村群众搞生产、保口粮、支援抗日。使陟椒村的抗日救亡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受到了上级表扬。
1939年,山西土皇帝阎锡山把枪口对准共产党,一瞬间,山西腥风血雨,白色恐怖,遍及全省。牺盟会、决死队组织遭到了破坏,抗日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摧残。
晋城反动势力张鸿惠下令:“宁杀错一千,不放过一个!”向革命成员下毒手。刘三旺记得最清楚是三月天的一个早晨,地下党组织派他大哥刘传礼回村打探情况,刚进村走到大庙前,突然遭到李寨村反动头头宋拴科,外号“老毛裢”的绑架。随时带去李寨村严刑拷打,追问牺盟会、地下党组组的情况。他闭口不言,把敌人气坏了,一怒之下把其大哥刘传礼的脚后跟拦筋砍断,然后扔进窑井筒里去了,享年22岁。
面对严峻险恶的形势,地下党组织为了保存革命实力,奉上级指示,立即进行转移。刘三旺的母亲宋引荣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速通知刘世儒等人离开陟椒去到吕洼村隐蔽。那时候,刘三旺的母亲一边与地下党组织联系,一边派刘三旺的二哥刘传芳回陟椒村去联络,掌握敌情,有待应对。此时,地下党阎朝中以卖笤帚掩护,张贤义以卖小铁货为名,都来到吕洼村向刘三旺的母亲传达上级的指示: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天有不测风云,在一个深夜里,一声爆炸声将刘三旺从梦中惊醒。次日一早,才知道他父亲在昨夜被汉奸领着日寇在吕洼荒场炸死,享年44岁。安葬那一天,其母亲紧握着刘三旺的双手说:“孩子,国难未除,家仇难报,你一定要继承你父亲和兄长的革命遗志,赶走日本鬼子,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其母亲沉重而坚强地嘱咐,句句话都烙在刘三旺的心坎上。
1940年,日寇第四次占领晋城。此时,国民党军队与日军相互勾结,在周村、南岭佛头山建据点,修碉堡,抢粮逼款,老百姓没有宁日。有一次日寇来陟椒村扫荡,杀人放火,一片凄凉。当时,有不少老百姓只好携带子女,背井离乡,去外地避难。在这生死存亡的骨节眼上,刘三旺的母亲刚阿不屈,领着一家人返回陟椒村,重新组织动员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暗地发展共产党员,壮大组织力量,全力进行抗日。
1941年,上级党组织派王守贤来到陟椒村,先与刘三旺的母亲宋引荣取得联系,重新恢复党组织,发展党的力量。他们依靠刘世儒、刘万山、刘师全、刘金昌等积极分子,摸清村里的一切情况,并对汉奸暗暗监控起来。还做通陟椒村维持会长刘为为的工作,争取过去,利用他搞情报,掌握敌人的动向,加以进行防范。
经过一段时期的宣传发动工作,陟椒村又恢复组建起民兵自卫队、儿童团,与敌伪汉奸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组织民兵 除奸搞保卫
1942年,抗日晋沁县民主政府在西土河村成立,陟椒村为抗日一区政府所驻地。当时,区委书记常子善、区长卫民、区武委会主任李庆祥,农会主席王阳明等人,先后都对刘三旺的父亲和大哥的光荣牺牲给予了表彰与肯定。并让其二哥刘传芳去县里给范县长当通讯员。同时,任命刘三旺为陟椒村武委会主任,刘拴牛为武委会指导员。紧接着他们从民兵自卫队中挑选出思想上进步、政治上可靠的刘林林等人带队,负责站岗放哨,盘查行人,防止敌人来破坏。
入冬后,刘三旺和刘拴牛去在土河漏道底村,参加了县里的民兵集训,学习对敌斗争本领。回村后,按照上级指示精神,积极扩大民兵组织。当时,把全村的二十几个民兵都集中起来,白天少数人站岗放哨,其余民兵去地参加劳动。晚上人人动手制造石雷,并在村中各街道路口夜间埋设地雷,天明将雷取回。既鼓舞了民兵们对敌斗争的信心,又有效地防范日军来扫荡。
1943年有一天下午,民兵还没有埋石雷之前,周村据点的敌人,有100余人在汉奸的带领下,突然来陟椒村扫荡。当时,村里一片惊慌,刘三旺立刻率领民兵,一边掩护群众向南山转移,一边让埋石雷。敌人先到他家包围捉拿民兵,却碰撞了石雷的引线,几声轰响,炸得敌人血肉横飞。敌人进村受阻,大出杀戮,便将地下党员刘金昌,维持会村长刘小宿和村副刘大女一齐抓去周村据点。第二天,放回刘小宿、刘大女,而中共产党刘金昌坚强不屈,遭到毒打,始终没有泄露党的一点机密,最后被日军大卸八块分尸。此后,刘三旺的母亲宋引荣高度重视,查明事实真相,才知此事是村上反动份子刘小宿、刘大女派刘来旺给汉奸小红送的信,才发生了这场悲剧。她亲自到区委去汇报情况,经抗日晋沁县政府核实批准,将汉奸刘小宿、刘大女在土河岭枪决。
机智灵活 奋力歼敌人
1943年,抗日战争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日伪勾结,频繁扫荡,使晋城人民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区委为了同敌人展开战略与战术的斗争,决定从各村挑选有实战经验的民兵,组成区里的民兵轮战队,深入敌人后方去打游击战,扼制敌人。当时,任刘三旺为队长,刘拴牛为指导员,队员十三人。轮战队的特点,一是组成人员不固定,经常根据不同的情况轮流调换;二是驻防地点不固定,以陟椒、吕洼、道庄为主,灵活多变,升东击西;三是活动范围不固定,根据敌情变化,灵活掌握。一开始,先在周村、南岭佛头山敌人据点附近进行活动,后来又深入到冶底、大箕、南村、苇町、川底、东沟,甚至跑到城内黄华街等地。轮战队利用山高沟深的有利地形和人熟等条件,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昼伏夜出、侦察敌情、张贴传单、护送同志、传递情报、打援伏击、割断电线,搞得敌人晕头转向,不敢轻举妄动。 1943年3月的一个晚上,刘三旺接到可靠情报,东沟红部日军去增援周村。轮战队火速出发,提前埋伏在苇町村东土梁上,等待东沟的敌人路过时,作好歼敌的准备。突然情况有变,周村方向的敌人,竟然发现了轮战队埋伏点的地段,很快来袭击。刘三旺立刻和刘拴牛商量,先打周村来敌。当敌人上到半坡上时,刘三旺一枪打倒了敌人的领头兵,其余敌人正向上冲,拴牛、乾海、圪旦眼速眼手快,给了敌人一个排子枪,迫使敌人进攻受阻,掉头急退。当时,鬼子兵急着逃命,后边的人跑得快,就将前面的人踩倒,连滚带爬,到了坡下才打起枪来。东沟来的敌人,闻听枪声,也不敢轻易前进,掉头返回。这次轮战队打了个漂亮伏击战,受到上级表扬。
同年冬,刘三旺和刘拴牛去沁水开会回来,刚进村,就看到日本鬼子兵刚扫荡过的凄惨景象。当日深夜,刘三旺带领着轮战队摸到周村东关,让民兵刘林林、刘圪旦在东岭上负责警戒,刘拴牛带二人封锁城门,刘三旺和乾海、福棠等五人悄悄摸到圈牛的大院,见没有岗哨,迅速把牲口赶出了东关。在当天黑夜,他们把日军抢走群众的耕牛又还给了户主。警戒队等把耕牛赶走远后,便向敌人示威,发出枪声告知,周村的鬼子兵才发现耕牛被丢失了。
1944年春,刘三旺和刘拴牛去寺河护送干部返回,走到阎庄村西红土岭时,突然被几十个鬼子兵从三面包围住。在这危急时刻,刘三旺急中生智,利用地形,改变方向朝冯沟岭跑去。没想到又被敌人拦住去路,前不能进,后不能退。就在这万分紧迫情况下,忽见眼前有个粪窑,他俩人急速爬卧里边沉着应付敌人,四周的敌人手端着上刺刀的步枪,步步逼近。当敌人挨近粪窑约二十步时,刘三旺向刘拴牛使了个眼色,顿刻两人开枪射击敌人,随着枪声响两个领头鬼子兵栽倒在地,其余鬼子速爬倒隐藏。紧接着他俩人又扔出几颗手榴弹,乘着爆炸烟雾弥漫,他俩箭步跑出了包围圈,上在阎庄村的南山上,才躲过一劫。此后,周村据点的鬼子兵更加成怒,到处张贴布告,扬言要活捉刘三旺和刘拴牛。
此后,轮战队象天兵降临一样,神出鬼没,灵活机动。先后去环秀截获日军的运粮车,后又截获日军运盐车,在陟椒村巧布石雷阵,打得敌人狼狈不堪,不敢轻易来扫荡。当时,轮战队威名传遍全县。正当民兵轮战队屡战屡胜之时,又出现了一件流血事件。1945年正月初二凌晨,陟椒民兵和群众都在高高兴兴过大年,欢度春节。因初一敌人没出发,当天夜里便把埋设的石雷收回,撤离了岗哨,让民兵们回到住地南沟院去休息。过了一会儿,民兵刘稳成 (共产党员)走到当街,突然发现村西头有敌人进村。此刻,他为了全村群众和民兵的安全转移,他有意迎上前去,高声喊:“鬼子兵来了”!“鬼子兵来了”!敌人见他报警,用枪托打得他满嘴流血。这时,民兵们听到报警,在刘大山的率领下民兵迅速从东墙跳出,抢先占了村南的山岭高处,并连续不断地向陟椒大庙方向打枪。敌人担心受到民兵袭击,便吹哨集中,敌人一方面用武力对抗民兵,一方面在陟椒大庙里将捉住的民兵刘稳成、刘小乾、刘珠娃严刑拷打,逼问:“轮战队在哪里?刘三旺、刘拴牛在哪里?”民兵们回答三个字:“不知道!”这时,区轮战队闻讯赶来增援,从吕洼向陟椒不断打枪。敌人见势不妙,不敢在陟椒久留,便用一根麻绳将刘稳成、刘小乾、刘珠娃拴在一起,刘传宗(群众)的手臂也被捆绑在绳上,推推拉拉地向村外的松树岭走去。快到松树岭时,刘传宗乘敌人不备割断绳子,跑下山去,逃了活命。而刘稳成、刘小乾、刘珠洼都被鬼子兵用刺刀捅死在大地上。
成绩显赫 威震太岳区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陟椒民兵和轮战队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一手抓组织民兵深入敌战区,一手抓民兵自制地雷,打击敌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区政府的安全。由于应对措施得力,轮战队做出了显著成绩,先后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和表彰。
1943年冬,刘三旺和刘拴牛经县里评选推荐,出席了太岳二地委、二军分区在郎壁召开的“英模大会”,受到上级表彰,每人各奖给步枪一支。此后,他俩人又光荣地出席了太岳军区在沁水端氏召开的“反扫荡胜利庆功大会”。在会上,军区首长王新亭、裴丽生、牛佩琮都表彰了刘三旺、刘拴牛,在反扫荡胜利战斗中取得的成绩。
为了争取抗战的彻底胜利,赶走日本鬼子,1945年五月,上级党组织号召“光荣参军,壮大我军力量”。在区委、区政府的动员下,刘三旺,刘拴牛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率先陟椒村十五位民兵报名参了军。陟椒编村的坚水、北坡、大井、冶河、西岭、罗泉、张西街等村的民兵也都纷纷报各参军。这次征兵,仅陟椒行政村有一百多年轻人参军入伍,走上了抗日前线。
刘三旺到部队后,更有了英雄用武之地,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民兵到解放军大本营后,发挥革命传统,冲锋陷阵向前,屡建战功受奖。他打一仗,立一次功。他从一个士兵升为班长、排长、连长、营参谋长等职,全是靠战功换来的。1954年离开部队转业地方工作,任西康省(后并四川)公安大队队长。1956年任四川省马尔康县委书记,阿坝州财政局局长,财贸部部长,1986年离休。
刘三旺同志走过的一生,始终不忘过去,一辈子他听党话,跟党走,默默奉献。晋城解放50周年暨晋城建市10周年隆重庆祝之时,市委、市政府特电邀“民兵英雄”刘三旺从成都赶回晋城,刘拴牛从北京返乡共同欢渡祝贺。他两人相会后,抚今追昔,深感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两人不由回想起抗日烽火的艰苦岁月,想起与敌人浴血奋战的难忘昔日,桩桩往事,仿佛闪现在眼前,感叹千万……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