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党史网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广受读者关注

2015-09-08
来源:晋城党史网



本网讯(韩玉芳报道)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认真贯彻落实省网信办“晋网宣字(2015)第3号”通知精神,晋城党史网结合工作实际,在全市范围内广泛组织开展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群众性网络宣传活动,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我市广大读者、党史爱好者的爱国热情。


一、开设专题专栏

晋城党史网于5月13日开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专题专栏,主动链接了人民网专栏,为全市读者、党史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互动平台。晋城党史网还通过手机网将“专题专栏”送入微信平台,提升了网络宣传活动的广泛性。截止9月5日,“专题专栏”点击人数为23万人次。


二、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

5月份以来,晋城党史网陆续开展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


(一)参观晋豫边抗日纪念馆

5月13日上午,参观晋豫边抗日纪念馆。1938年2月,中共中央命令朱瑞、唐天际、聂真等革命家首驻横河镇,组建了中共晋豫特委和八路军晋豫边抗日游击队。阎锡山发动的“十二月事变”被粉碎之后,晋豫区特委为维护国共合作,执行统一战线政策,顾全大局,主动北移,晋豫边沦于敌手。为解救水火之中的民众,八路军总部重新组建了太岳南进支队再驻横河镇,成立了刘忠为司令员的联防区和以郭清文为主任的晋豫联合办事处,重新开创晋豫边抗日根据地,为全国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参观李村堡伏击战遗址

5月17日上午,参观李村堡伏击战遗址。1938年3月初,国民革命军第17师529旅1057团某部,在团长阎揆要(中共党员)带领下,在晋城巴公镇李村堡村伏击了进犯晋城的日军,使日军初来就损兵折将,大伤锐气。这次日军进犯晋城,是团部便衣侦探张富裕获悉的,阎揆要团长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便马上亲临现场,察看地形,选择战地,决定打法。并召集军需主任贺之箴、营长霍子召、连长白学敏作了部署,在李村堡打了一个伏击战。现年81岁的张棒槌老人激动地说:伏击战胜利后,1057团得到上级嘉奖,为庆贺战功,旅部在我们村隆重召开了庆功大会,特邀请了晋城有名的四义鸣凤剧团唱戏三天。李村堡伏击战,是爱国志士在晋城土地上与日军的第一次战斗,战斗的告捷,鼓舞了晋城军民的士气,坚定了抗战胜利的信心。


(三)参观大阳镇香山抗日英烈墓

5月17日上午,参观大阳镇香山抗日英烈墓。李村堡伏击战后,529旅将这次阵亡的18位爱国志士安葬在大阳镇香山上。


(四)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

8月14日上午,晋城市中共党史学会、太行太岳将帅研究会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市委副书记李俊敏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座谈会上与会的党史研究专家和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的三名老战士代表,结合抗战历史、围绕纪念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进行了交流发言。

李俊敏在讲话中向全市所有参加过抗战的老英雄、老战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要充分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地位,坚定不移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共创未来。要以史为鉴,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要努力做好双拥工作,不断加大对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支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三、全面报道了国家及本区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

5月份以来,晋城党史网及时准确报道了全国以及我市开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情况。


(一)晋城党史网对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进行了现场直播

9月3日上午,举世瞩目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晋城党史网及时直转播腾讯直播视频,使晋城党史网的忠实读者和党史爱好者通过本网站观看了阅兵实况、充分发挥了网站宣传报道的平台作用。为完成这次直播盛况任务,学会网站全体干部员工认真进行准备:一是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二是整合资源,突出特色;三是加强管理,精益求精,确保直播工作万无一失。


(二)对我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举行了系列报道

1、7月23日下午,我市隆重举行了《太行山不会忘记》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军营晋城好儿女”表彰活动。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建市30周年,晋城市委宣传部、晋城军分区政治部联合组织了“弘扬时代精神、践行强军目标——军营晋城好儿女”寻访活动,挖掘出了郭峰、郭丰宽、唐强、田立娥等一批在全军过得硬、叫得响的晋城籍人民子弟兵,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现了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风采,反映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丰硕成果。


2、孩子!回家!咱们回家……”(第一现场)“中国归国者战后70周年纪念公演会”在日本举行。8月26日,由日本侵华战争遗孤自编自演的大型演出“中国归国者战后70周年纪念公演会”在东京附近的埼玉县举行,800多名日本市民到场观看,其中有半数观众是从日本各地赶来的战争遗孤及其家属。这些遗孤在日本战败后被日本生身父母抛弃、被中国百姓收养。他们视中国的养父母为再生父母,视中国为第二故乡。


3、8月6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太原召开。研讨会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李铁映在研讨会上作《伟大的抗日战争》主题报告。李铁映的主题报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与特点、中国抗战的胜利、历史绝不能忘记”四个部分,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论述了日本军国主义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总结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提出了不忘历史、珍爱和平的思路和办法。报告对日本军国主义形成和特点的分析和认识非常深刻,指出日本军国主义是日本资本主义畸形发展的毒瘤,也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源和制度形态。日本通过侵略战争获得巨大利益的吸引,“四权集于一体”军国主义政治制度的保障,以神道和武士道相结合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文化武装,使日本军国主义不仅具有对内实行专政、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等世界军国主义的一般特征,而且具有极端的疯狂性、野蛮性、残忍性和虚伪性等日本的法西斯特征。


4、2015年8月30日下午,长江支队晋城研究会、晋城市福建商会联合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章宏参加会议并讲话,他对座谈会的举行表示衷心祝贺,对闽商多年来积极参与晋城经济建设所作的贡献表示感谢。

李章宏指出: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雪了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军民不愧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晋城是连接八路军总部与陕北党中央所在地的重要中转站。抗日战争时期,许多八路军高级将领和中央要员以及国际友人,经常从渑池,经晋城,北上到武乡八路军总部或河北中共中央北方局驻地。因此,晋城是坚持敌后抗战的战略要地。而晋城根据地由于组织群众广泛,敌后抗日活跃,加之地理位置优越,战略地位重要,所以自建立起便成为日伪军,以及各种地方武装争夺的焦点。在全民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关键时刻,八路军将领用其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自己的模范行动,指导和推动抗日根据地的重新建设,使抗日战争在党的领导下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走向光明,走向胜利。

李章宏指出:太行太岳抗战精神和长江支队精神充分体现了太行儿女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伟大民族。

长江支队老战士常才,中共晋城市委特约党史研究员、市直工委、城区区委宣传部、长江支队部分后代、晋城市福建商会、长治市长江支队研究会等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并发言。


四、开展网上故事会活动

晋城党史网五月份以来,共刊登抗战相关文章132篇,包括:吴中贵、袁黎明撰写的《高平抗日根据地暂时丧失后的抗战形势》、《八路军115师344旅在高平抗战》、《高平抗日根据地的重新开辟》、《“十二月事变”及高平军民的反顽斗争》、《抗日战争中的建宁县与陵高县》、《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7师高平阻击战》、《高平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苏金松的《著名抗日英烈薛佑之》;黄根喜的《抗日英雄李福棠、李乾海》、《国民党左翼人物——马骏》、《宣传工具是抗战胜利的保证》、《“新知识研究会”的辉煌》、《中共晋城中心县委抗战的岁月》、《129师编辑部》、《日军侵略晋城十大惨案》、《席国光把晋城当故乡》、《视家乡为热土 受邀请救学堂》、《血仇不能忘   历史牢记心》、《朱总号召办“军校”为抗日培养人才》;姬宽仁的《王向清引领孔祥桢走向革命道路》;赵序林的《抗战中的中共晋城中心县委》、《英雄飞行员王自重》;郑振虎的《陵川礼义有个支前模范村》、《礼义镇“八路村”令日伪军闻风丧胆》;卢剑锋的《抗日烽火 ------晋豫边革命斗争史综述》;秦鸿昌的《望洛书院的红波曲》、《“八一”奖章的光辉——怀念老红军刘启元同志》;周六富的《太行骄子孔祥桢》;王鸿继的《烽火岁月二三事》;吴跃军的《侗族人民对抗日战争胜利杰出贡献综述》;王晋川的《朱总司令和卫立煌晋城会谈》、《129师独立游击支队与陵川》;梁大位的《太岳区党政军群机关进驻沁水县纪事》、《武士敏喋血马头山》、《寻访朱总司令在沁水县的足迹》;周六富的《太行山的骄子 晋城人的骄傲》;姜天骄的《英雄,人民不会忘记》;成欣太的《苏克独身闯安阳炮楼》、《芦河抗日阻击战》、《转战阳城拓中条——邓小平开拓中条山抗日根据地》;郭学波的《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焦书文的《任义汉烈士的故事》;李廉芳的《抗日少年李希颜》;郑振虎的《寻找抗日老战士和抗日故事》;吴军雄的《他倒在黎明前的门坎上____记在解放阳城中壮烈牺牲的栗顺兴烈士》、《虎穴英雄李凤岐》;李廉芳 王振兴的《难忘的鬼子兵血洗平川村》;晓虎的《瞒天过海筹军粮》;徐小岩的《驰骋太行御外侮------记父亲徐向前在山西的抗战经历》;谢武申的《八路军一二九师与美军观察组的合作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典范》;吴东峰的《枪声远去了——狂放钟伟》。期间,晋城党史网还继续连载了抗战故事《太行英雄传》《血染红三角》《陵高演义》等,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五、晋城党史网前景规划

山西素有“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之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托太行山、五台山、吕梁山,创建了晋冀鲁豫、晋绥、晋察冀三大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八年抗战,山西有15万名优秀儿女加入中国共产党,60万名热血青年参加八路军,为中国人民最后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后,我们要把晋城党史网建设成为记录党的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的纪念馆,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基本依托和宝贵资源库。

(责任编辑:崔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