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封感谢信引发的感想

崔利民
2015-07-05
来源:晋城党史网


   2013年12月22日,晋城党史网收到一封感谢信,这封信来至华东师范大学的王辉同学,他在信中说:“光阴荏荏,时光如梭,在师大的学习生活即将临近尾声,此刻我的心情很激动,这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事,也遇到了很多朋友,包括晋城党史网,让我备感珍惜。在校园中,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同学之间的友爱互助,课堂的温馨和暖意,以及来自晋城党史网的熏陶,使我在获得知识储备的同时,也懂得了许多人生的道理,可以说这段经历让我受益非浅,也注定将是我人生道路上又一个深刻的转折点”。透过这封感谢信,不仅让人看到读者心存的感激、对晋城党史网的赞慕,同时也反映了做好党史宣传工作是多么的荣耀和自豪。

   1962年8月4日,我出生在父亲所在的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重庆沙坪坝石井坡街103号军区机关大院),我是生在部队,长在部队,1980年7月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西财经大学,在国际金融专业学习四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人民银行晋东南地区中心支行工作,地市分家后我回到晋城,先后担任工商银行晋城分行分支行副行长、行长,纪检书记等党内职务。我从小对党有着无比热爱的感情。2000年我作为全省百千万人才到山西大学进修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完成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尝试,成为我市第5个取得HTTP、IIS学科专家,2014年我又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国家教育部CECC计算机网络技术高级工程师资格。2011年晋城市中共党史学会、太行太岳将帅研究会成立,开始创建“晋城党史网”,使我的夙愿得以实现。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注重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加大党史宣传教育和党史知识普及力度”。互联网作为现代人类文明的结晶已经开始深刻的影响人类的生活。2014年,中国拥有网民数量已经超过6.5亿,而且多数网民以中青年等社会主流人群为主,网络使人们之间的距离无比接近,是信息传递变的更加方便快捷。

   94年党的成长发展历史,是党和国家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占领互联网这个新的宣传平台,大力宣传党史非常必要。对于曾经经历百年沧桑风云洗礼的中华民族来说,建党94年以来党的成长发展历史,是一段艰辛坎坷但却充满光明和希望的历史。这94年里,党的三代领导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先后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设了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中国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得到空前提升。这94年的辉煌历史,是无数共产党员的艰苦奋斗历程,是党和人民团结信任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成长发展的真实写照。所以,新时代的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牢记这段历史,都应该重温党成长发展那段风雨征程。都有义务将这段满载着光荣与荣耀的历史学习好、发扬好。都有义务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党史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使更多的民众能了解和认识党94年里与人民风雨与共,携手奋斗打造新中国的艰辛历程。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想抵御西方自由主义、利己主义思潮对青年一代的毒害,运用互联网技术扩大党史宣传既非常必要也非常紧迫。在改革开放以前,提起党史,干部群众会肃然起敬,民众以学习党史,了解党史为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发展经济成为社会的主流,各种文化理论也蜂拥而来,一些人甚至对于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方略也妄加评论。甚至有一部分不良用心的人开始歪曲丑化党的历史。如果让这种思潮继续蔓延,时间一久,将会使我们的下一代迷失方向,完全为西方自由主义、利己主义思潮所侵蚀,将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危及国家统一,影响社会安定团结。而当前的青年一代,他们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互联网,所以,要宣传党史、要占领青年人思想教育这片高地。我们必须学会利用互联网去宣传党史,加大地方党史网络的建设力度。通过更加生动的形式,如视频,微电影、图片等来影响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而不能固步自封顽固的停留在传统宣传的层面上。    

今后,晋城党史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将继续扩大党史宣传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为新形势下做好党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要扎实开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晋城党史网的自身建设,实现政治立史、能力强史、依规治史。

让晋城党史网为党史宣传插上腾飞的翅膀。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