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一财富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今天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的日子里,让我们回首往事、铭记历史、展望未来,共同铸就中华民族的中国梦。(编者:韩玉芳)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很快侵占了东北三省,山西十分危机!
入冬,日军向华北进犯,忻口战役之后,11月8日太原失守,日军又向上党大地和南五县进犯。那时候,我才年满五岁,经历了日寇占领南五县这段历史,永远难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我想趁此机会,把日军侵略中华,占领山西南五县这段最难忘的历史讲给后人,仇可解,历史不能忘记!
1938年2月20日,日军用飞机轰炸了高平城,炸死炸伤百姓50余人,炸毁民房200余间,牲畜数百头。26日,日军占了晋城、阳城。3月3日,日军占了沁水城。这支日军番号为36师团,独立步兵第13联队,叫:石黑支队。3月8日,日军从沁水城向高平进犯,开动坦克10辆、汽车40余辆、载日军400余人。被西北军17师赵寿山的部队在樊庄、端氏一带拦截,毙伤日军120余人,摧毁汽车和装甲车12辆,缴获大炮三门。紧接着17师某团团长阎揆要(中共党员),在巴公镇李村堡村伏击日军向晋城派来的援兵,战斗打响,胜利告捷,李村堡村唱戏3天,撰文树碑庆贺。3月15日,驻沁水的日军扫荡土沃村,我军决死三纵队第七总队第一大队在将军腰地段埋伏,击毙伤日军100余人,一大队指导员刘炎等6位指战员壮烈牺牲。3月16日决死三纵队第九总队第一大队,从柿园出发,夜袭沁水县城,日军损失惨重,决死队61位战士壮烈牺牲。4月4日,日军第二次占领了高平城,杀死百姓数十人,烧民房多处。国民党17师在丹朱岭、界牌岭、朱家山等地伏击,毙伤由长治南下高平的日军300余人。4月9日,17师在寺庄和丹朱岭截击敌人,毙死伤日军百余人,我军伤亡30余人。4月12日,日军第三次占领高平县城。7月6日日军第二次占领沁水城(7月28日西撤)。4月22日,我军收复回高平城,23日收复回晋城、阳城等县城。7月6日,日军第三次又占了沁水城。
7月12日朱德、左权由沁县到沁水端氏古堆村,召开344旅连以上干部会议,传达《论持久战》并调344旅南下豫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7月20日,日军第二次占领了晋城。29日八路军344旅、386旅、772团、决死三纵队与国民党第二战区卫立煌的部队协同作战,在沁水县王寨、固镇、杨家山及东西坞岭等地,截击日军第108师团2000余人,毙敌1500余人,生俘40余人,缴获汽车200余辆,装甲车4辆,剩下残敌400余人西窜。7月30日,我军二次收复回晋城、沁水两县城,还逮捕了大汉奸,维持会长——李廷相。并在南校场公审,马骏是阎锡山政府的执法处长,他在大会上表态,拥护除奸抗日。8月2日,日军从沁水出发扫荡固镇、西河、陈梁沟等村庄,屠杀群众240人,烧民房1700余间,制造了一场血洗“西河村大惨案”。9月初,彭德怀率部转战阳城,在“二郎庙”举行大会,向群众讲述抗日持久战。明确指出:“日寇侵犯中原,意在吃掉华北,我们要军民同心,为保卫华北作不懈的努力!”此时,八路军115师344旅在高平召开党代会,朱德、左权专程莅会讲了话。
1939年3月25日,阎锡山在陕西省宜川县秋林镇召开高级干部会议,主要精神枪口对准共产党。我方薄一波、戎伍胜等人以牺盟会身份参加了会议。会后,中共晋城中心县委根据上级的指示,将八路军“南公游击队”改为晋豫游击支队晋城独立二中队,也叫“县干队,”成为中共晋城中心县委直接掌握的武装。
5月2日,日军第三进犯晋城,盘踞月余撤走。7月5日,日军发动了晋东南根据地第二次“九路围攻”,白晋路被日军打通,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被分割,太行、太岳两大战略区。7月7日,中共中央发布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的宣言》,号召“动员一切人力、财力、物力,展开全民族的全民抗战”!
7月8日,日军6,7千士兵从翼沁公路东进,还有3、4千日军沿着浮山逼近沁水县城。14日第四次占了高平城,15日第四次占了沁水,18日第四次占了晋城等县。8月15日,八路军344旅687团4连与日军在高平上下井一带交战,日军伤亡50余人。16日继续战斗,歼敌40人。27日日军北上,八路军687团伏击,击毙日军200余人,缴获机枪3挺,步枪20余支。8月21日,日军退出晋城,高平两县城。
11月16日,国民党召开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实行军事“限共”为主,政治“限共”为辅的政策,挑起内战。这时,朱德向八路军115师344旅传达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原则。此时,在晋城发生了“12月政变,”紧跟着“土岭事件”发生,对我党造成重大损失。由于蒋介石打起内战,给日军造下了钻空的机会。
1940年4月20日,日军第五次占领晋城县城后、盘踞5年之久,“杀光、抢光、烧光”三光政策惨无人道。据我搜集的可靠资料:1938年4月8日,峪南惨案发生,日军一次杀死无辜老百姓43人;1943年6月1日,寺河惨案发生,日军第一次用机枪扫射死五名群众、受伤30余人。同年7月2日,寺河农会开会,被叛徒王锁魁、李士义告密,当天晚上绑架走共产党员李锁贵等15人,第二天日军将叛徒王锁魁、李士义放回,樊盘昌、田来土两人保释。李锁贵等11人被日军杀死在东沟据点。我们河底村在1944年冬,日军杀死过三人,农会副主席魏红女,民兵副队长魏怀儿,民兵李小永。
1941年1月26日,中共晋豫一地委书记王毅之,一分区司令员闵学圣,率领部队在晋城西土河一带开辟抗日根据地,打跑了长期盘踞在此地国民党李正德的部队,同年三月在黄砂底成立了中共晋南县委,阎一洪为书记。4月份在西土河村成立晋南县,范俊瑞为县长。7月份与沁阳县合拼成立了晋沁县。
1942年2月20日,晋豫边区和太岳区合并,晋沁县划归太岳二地委领导,二地委下辖:土敏、高平、晋沁、晋阳、晋北、建宁6个县。阳南、阳北、沁南三县归太岳四地委领导。陵川、陵高,晋东县归太行八地委领导。抗日在南五县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局面。那时,我们村属陵高县,第四区政府在我们河底村办公,不久并归晋东县。当时,我是儿童团,站岗放哨,经历了这段历史。
1944年6月1日,我军围困陵川县城,赶走日军。12月16日,驻晋城的日军去农村扫荡,龙窝村民兵指导员李福棠掩护群众转移,不幸中弹牺牲。民兵队长李乾海端起机枪猛射日军,当场壮烈牺牲。太岳区党委授于他们“抗日民族英雄”称号,此后,龙窝村改为“乾棠村”、树碑立传,永久纪念。
1945年2月15日,盘踞晋城的日寇大岛中将率日军从晋城出发,进犯晋东县,在宫岭与八路军太行老七团,县独立营摆开战场,经过两天两夜决战,直到第二天晚上十点钟,日军兵败回营。
4月5日,阳南、阳北地方武装围攻住阳城县城的日军,14日日军弃城东逃,阳城宣布解放。此后,阳南、阳北合并成立了阳城县。
4月上旬,太岳、太行区召开联席会议,作出收复晋城的决定,由太岳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刘忠同志为总指挥,太行老七团,太岳独立团以及晋沁、晋北、晋东、阳南、阳北五县的地方武装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组成攻打晋城县城工委会,将晋城团团包围起来,直到4月27日下午7点,日军付出沉重代价,全部人马冲出城门,逃往高平城。当天晚上八点结束战斗,第二天28日正式宣布晋城解放了。
5月下旬,晋沁、晋北两县合并成立了晋城县政府,刑予洪为县长, 二地委书记席国光兼书记,郑思远为副书记。12月份中旬,晋东县从太行划归太岳晋城县,郑思远为书记,杨辛克为县长,晋城原貌恢复了。
6月中旬高平城解放,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告捷!
此时,南五县对日寇占领后,危害人民作了统计,日军到农村共扫荡过6500多次,杀死22721人,杀伤7558人,烧民房53101间,抢杀耕牛15156头、马570匹、驴7123头、猪5711头、羊82208只,粮食104495972石,被迫给日军支差修碉堡、运铁砖9317088人次。
总的讲,南五县人民要牢记历史,江山来之不易,仇可放,不可忘,要发扬太行精神,把晋城建设得更美好!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