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上午,晋城市脱贫攻坚大会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省脱贫攻坚大会精神,全面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动员全市上下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坚决打赢新一轮脱贫攻坚硬仗。
市委书记张九萍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刘润民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孟福贵、市政协主席师建平等出席会议。
会上,泽州、高平、阳城、陵川、沁水县(市)委书记向市委、市政府呈送《脱贫攻坚责任书》。
张九萍在讲话时指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始终以贫困乡村为主战场,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干部驻村帮扶、就业培训等扶贫举措,促进了贫困村农民收入稳步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减贫步伐坚定,成绩有目共睹。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新的形势对脱贫攻坚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市要实现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最突出的短板是农村贫困人口,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按照中央、省精准扶贫标准,我市仍有陵川、沁水两个省定贫困县,2014年底仍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村200个、贫困人口8.45万人,剩下的贫困存量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扶贫任务艰巨。
张九萍要求,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上来。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脱贫攻坚也进入到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更务实的办法,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一个不掉队”、“一个不能少”。
张九萍要求,要咬定目标、精准扶贫,坚持问题导向,明确主攻方向,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切实提高脱贫攻坚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要明确主要目标。在坚决落实中央“两个确保”和省委“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加快实现2020年前建档立卡的200个贫困村、8.45万贫困人口彻底全部脱贫。陵川县、沁水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在2018年底前完成脱贫,其他非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在2017年底前全部实现脱贫。二要把握精准关键。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的要求,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精准到户扶贫措施、精准做到因村派人、精准达到脱贫成效,扶到点子上、帮到根子上、干到贫困群众心坎上,确保稳定脱贫。三要注重科学统筹。要坚持加快发展与扶贫攻坚相结合,走统筹扶贫的路子;要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扶持相结合,走因村制宜的路子;要坚持输血扶贫与造血扶贫相结合,走标本兼治的路子;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走开放联动的路子,切实提高扶贫工作实效。
张九萍强调,要按照中央、省相关要求,真抓实干、全力攻坚,确保“五个一批”扶贫举措落地生根。一要发展产业脱贫一批,重点抓好产业带动、企业带动、创业带动和金融带动,帮助3.3万人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二要易地搬迁脱贫一批,一定要用好、用足、用活国家、省扶持政策,重点瞄准在册人口300人以下、实际居住不达一半的偏远村庄和自然村较多、基础设施落后的村庄,努力做到愿搬尽搬、应搬尽搬,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2万人目标,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三要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积极探索有利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态环境补偿措施,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支持贫困群众直接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鼓励贫困人口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四要教育培训脱贫一批,加大教育扶贫支持力度,切实抓好千村万人就业培训,实现就业一人、带动一家、辐射一片,通过生态补偿和教育培训,帮助5000人摆脱贫困。五要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继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完善农村贫困人口医疗制度,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社会救助等帮扶力度,帮助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45万贫困人口依靠社会保障兜底脱贫。
张九萍指出,要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要瞄准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事求是、科学规划,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加快消除基础设施瓶颈,在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交通、水利、电力、信息基础设施等瓶颈制约因素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加快补齐社会事业短板,切实提高贫困地区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抓紧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为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张九萍强调,完成扶贫攻坚目标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扶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强领导,创新机制,构建全社会重视支持参与脱贫攻坚的大扶贫格局,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委、政府特别是贫困县县委、政府是扶贫开发的领导主体,党政一把手要对脱贫攻坚负总责,乡村要具体负责实施,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明确精准脱贫的时间表,做到领导、责任、措施、落实“四到位”。各部门各单位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健全扶贫开发机构,加强扶贫队伍建设,确保脱贫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要创新脱贫机制,坚持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设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并逐年递增,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捆绑使用。要创新金融扶贫,用好中央、省里的政策红利,创新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贫困地区。要完善贫困退出机制,明确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和贫困县摘帽的标准,在脱贫攻坚期内退出的,扶持政策不变、扶持力度不减,帮扶力量不撤。三要严格监督检查,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考核管理,把脱贫攻坚成效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作为领导班子评价、领导干部使用和扶贫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要落实扶贫项目、资金管理责任,确保把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把扶贫项目建在关键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对扶贫工作的督查力度,严肃查处打击借脱贫攻坚工作发不义之财的行为。四要充分激发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大力弘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增强信心,激发热情。五要动员社会力量合力攻坚,拓宽参与渠道,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积极参与扶贫攻坚,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张九萍强调,脱贫攻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市上下一定要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安排部署,坚定信心、凝聚力量,鼓足干劲、攻坚克难,坚决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为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弊革风清、促进富民强市作出更大贡献。
刘润民在主持会议时要求,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关键在落实。各级各部门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脱贫攻坚的要求,带着责任,带着对老百姓的感情,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统筹谋划好脱贫攻坚工作;各县(市、区)委、政府一把手要切实担起责任,挑起担子,按照“冬季行动”的要求,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抓紧落实;要按照中央关于全面扶贫、精准扶贫的要求,明确目标方向,真正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既要解决问题,又不铺张浪费;要突出产业扶贫与市场化相结合的机制,努力实现贫困村的可持续发展;要用好、用足中央和省里的各项扶贫政策,整合各种扶贫资金,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确保脱贫攻坚真正取得实效,为我市“十三五”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负责同志,晋城军分区主要负责同志,市法检两长;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秘书长,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人大、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和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分管副书记、分管副县(市、区)长,县(市、区)农委、扶贫办、下乡办主任和参加驻村帮扶的114个市级单位和重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牛前进)
(责任编辑:崔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