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山西省泽州县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召开了“引科技成果、激民间资本、促转型发展”座谈会。并集体参观了中科院的计算技术、自动化、力学、过程工程、微电子、微生物6个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展。
2017年12月16日上午,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泽州县与华为等16家企业签署了109亿元投资合作意向。
2017年12月16日上午,泽州县委书记、县长高喜全(左2)陪同中科院院士范守善(左3)、山西新晋商联合会会长樊盛武(左4)等参观泽州县名优特产品展。
高都古镇《一碗饸饹面》情景剧
泽州县委书记、县长高喜全带队参观中科院生态治理成就展
泽州县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召开了“泽商泽才”回乡创业创新恳谈会。
驱车出市区向南,驶出南村高速口,一个崭新的园区——南村镇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巍然矗立,园内一派忙碌的景象,十几辆挖掘机、铲车、大货车来来往往,脚手架上,电焊弧光闪耀。在“佳超”“梦晖”等七八个铸造项目工地,戴着安全帽的工人师傅们,正在工程师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安装设备……
党的十九大以来,泽州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县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步伐加快的态势。
始终保持发展定力奋力开创转型发展新境界
在产业转型上,泽州县集中打造四大优势特色产业:一是把制造业历史性结构反转作为工业转型的重要任务,开工建设清慧高性能特种合金新材料制品、金工铸业机器人配件生产线。二是把现代煤化工作为工业的重要产业,切实抓好华昱煤制油项目达产达效,建设岳南百万吨洗煤厂。三是把铸造业作为当家产业来打造,组建铸造集团,推进要素资源共享、链条闭环生产、节约集约利用,植入新技术、运用新模式、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四是把全域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举办第二届“谁不说俺泽州好”电视竞演,加大八大景区的建设力度,开工建设太行一号国家风景线、主城区生态旅游观光通道,建成大阳、山里泉两条旅游公路,完成20座旅游厕所建设和县域周边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旅游标识标牌全覆盖。
为此,泽州县将2018年确立为“转型项目建设年”,拟投资190亿元,主抓十大转型标杆项目。一是泽州华为数据中心及智慧城市项目,5月份开工建设;二是科裕达5万吨铸件项目,5月份开工建设;三是晋钢铸钢件工业升级项目,5月份开工建设;四是兰花己内酰胺技改项目,6月份开工建设;五是固废综合处置中心项目,6月份开工建设;六是晋煤华昱煤电化循环项目,8月份正式投产;七是清慧年产5000万件新型材料高端结构件和高性能特种合金新材料制品项目,10月份试运行;八是煤炭先进产能建设,王坡下组煤延伸项目10月份开工,岳南、华阳煤业下半年投产,岳南百万吨洗煤厂年底试生产;九是泽州华电98MW风电项目,年底投产;十是晶耀新能源50MW光伏发电二期项目,年底建成。
在泽州县南村绿色智能铸造创新产业园里,多家入驻企业正在紧张施工。据园区负责人——泽州县产业园区发展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晋泉介绍,全县现有冶铸企业112家,仅南村一个镇,就有51家,全县铸造能力达150余万吨。为了使泽州铸造走上绿色、循环、环保、低碳、节能、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泽州县在全市六县(市、区)首家按照绿色循环园区理念,规划建设了南村绿色智能铸造创新产业园,旨在通过产业集聚,着力打造国内重要的管道系统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国家级工业化、信息化“二化融合”示范园区,建成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晋城中心生产基地。
据了解,该园区规划面积2400亩。产业定位以市政铸件、管道系统产品为主。规划产能为100万吨,可实现年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安排就业9900人。其中,一期工程占地628亩,规划产能30万吨,可实现年工业总产值20亿元,安排就业2000余人。截至目前,园区已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场地平整完成95%,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二期工程已于4月28日正式启动实施。
在建设理念上,在国家环保政策引导下,对入园企业高标准严要求,园区提供监测、监理,环保设施建设运营、污染治理等一体化环保服务,坚决杜绝“散乱污”。
在工艺技术上,采用清洁能源和技术领先的工艺设备,采用纯氧煤层气回转熔化炉技术,实现园内铁水集中统一供应,从根本上做好产业环保治理工作。
在“三废”治理上,园区水处理、煤层气集中气化站,废沙再生中心、VOC综合治理项目等都同时进行了规划。目前,污水处理项目已立项并开工建设。
目前,园区内已有晋城市佳翔铸业有限公司、晋城福兴铸造有限公司、晋城多吉钢铸业有限公司、山西炎凰铸业有限公司、山西金达铸业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入驻。工地上悬挂着一条条巨幅标语:“坚决打赢转型项目建设年攻坚战战”“努力奋斗用劳动书写我们的新时代”等等,营造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浓厚氛围。
孙晋泉说,根据《铸造行业提标提质实施方案》,泽州县南村绿色智能铸造创新产业园区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纯氧煤气回转熔化炉技术。仅此一项,可使二氧化硫年排放量由原来370余吨降为不足1吨;氮氧化物由原来280余吨下降为不足30吨,烟尘由原来170余吨下降为7吨。
抓住项目“牛鼻子”重大产业项目顺利推进
泽州,是久负盛名的煤炭之乡、冶铸之乡。近年来,全县着力构建“两带四板块”和“四化同步”产业发展新格局,长河经济带、丹河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带、巴公板块、金村板块、南村板块、南部山区板块各领风骚。但面对煤铁经济去产能的新常态,如何抢抓转型发展新机遇?
泽州县委、县政府科学研判,沉着应对,响亮地提出:“坚持质量与速度并重,以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等重要举措来推动发展提质增效,以扩大有效投资、强化稳煤育新等重大抓手来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发展动力从何而来?泽州县委书记、县长高喜全多次强调,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全县上下,要以项目带动发展,以发展提振信心,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抓好项目工作,发挥有效投资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他多次率队赴各乡镇、园区调研督导重点项目工作情况,努力让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为全面落实省、市“转型项目建设年”的决策部署,全力开创古韵泽州高质量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局面,从二季度起每月举行一次项目集中开工活动。4月28日,泽州县在南村镇智慧铸造工业园隆重举行第一批转型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此次集中开工的20个项目,总投资60.92亿元,其中转型类项目14项,总投资51.2亿元。项目涵盖了装备制造、新型建材、文化园区等诸多行业,既有补短板、强链条的发展类项目,又有打基础、惠民生的保障类项目,必将为泽州的项目建设增添无限活力,为全县高质量转型跨越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全县上下人心思进,紧锣密鼓确立了102个项目(含上文的十大转型标杆项目),总投资736.36亿元。其中,转型项目50个,总投资203.83亿元。
为了打造项目投资的洼地、产业的集聚地,泽州县牢固树立“工业项目进园区、园区之外无企业”理念,今年列支2000万元土地收储引导基金,力争完成2000亩土地收储,推动南村绿色智能铸造创新产业园、南村新型工业园区、周村煤化工园区、巴公装备制造园区、巴公煤化工园区、城东物流园区、教育园区、文化园区等八大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落地落实上,全县从严从实、一抓到底,深入开展了“千人帮万企”活动,凡入园企业,专人对接,跟踪服务;凡审批事项,政府代办,送证上门;凡开工项目,领导蹲点,一线破难。深化拓展“13710”督办制度,将重点项目全部纳入APP管理,设立督导中心、追责中心,在线调度项目,在线监管进度,严格执行《泽州县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督执纪问责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排队打分,奖优罚劣,责任倒逼,让大家比着干、赛着干,比学赶超,步步登高。
扩大开放合作共赢拓展国际国内“朋友圈”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泽州站高谋远,准确把握开放合作大势,瞄准“一带一路”等重点区域,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智并举,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2018年元旦前夕,巴公装备制造特色小镇融建联合体合作项目举行签约仪式。项目总投资60亿元,合作期限不少于10年,分建设期和运营期。项目的建成将更好地促进和支持巴公镇的绿色科学发展,有选择地承接绿色高端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打造面向晋豫冀的制造特色小镇,使其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地域文化旅游的新品牌、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元旦刚过,泽州县邀请中科院北京分院考察团深入丹河湿地、清慧制造有限公司、晋煤集团百万吨煤制油、南村智能铸造工业园等地实地调研,旨在破解泽州转型升级、人才引进、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难题。这是继去年冬季泽州县委书记高喜全带队到中科院召开“引科技成果、激民间资本、促转型发展”座谈会以来,又一次深度对接。
3月1日,泽州县与国环清华环境工程研究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国环清华环境工程研究院,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科研研发等业务领域的环境综合服务团队。此次与泽州合作,特推出“环保管家”第三方综合服务体系,旨在为泽州环保事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破解发展难题。
据泽州县招商局局长马习智介绍,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2018年,泽州县将主攻全国500强企业和产业领军企业,强化“市场+产业”“资源+市场”定点招商、产业招商,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股“零地招商”、以商招商,支持行业协会、中介龙头整体招商、精准招商,招引一大批事关泽州长远发展的引领性大项目;扩大“迎泽商、聚泽才、建泽州”活动影响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院引所,吸引泽州籍人士返乡创业、投资兴业。加快大平台大通关建设,依托晋城海关,以兰花保税物流园区为基础,加快城东物流园区的建设,打造面向中原地区的“桥头堡”;全面开展与中原各城市在交通、产业、人才、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推动泽州更多产品特别是旅游产品进入中原市场。实施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紧盯重点区域和500强企业,紧盯上海正在转移的1000余个项目,深化“迎泽商、聚泽才、建泽州”活动,力争通过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精准招商,每个单位招引一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每个乡镇至少招引一个亿元以上项目,全年力争招引项目30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5个。
此外,泽州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连续举办了七届“太行神韵•记住乡愁”乡村摄影展,掀起了远古神话游、星宿观天游、文化科考游、自然山水游、民俗风情游、农业观光游、休闲娱乐游、红色足迹游八种旅游态势。2017年,为积极响应全国“两会”提出的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号召,进一步提高全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泽州又与山西广播电视台及多家网络媒体联手,设置了1000万元专项奖金,举办了以“谁不说俺泽州好”为主题的“魅力乡镇”电视竞演和“醉美乡村”评选活动,实现了全媒体运营和线上线下的广泛传播,叫响叫亮了“古韵泽州•全域旅游”大品牌。今年一开春,泽州县就面向中原,积极开展旅游营销,先后完成《谁不说俺泽州好》《畅游泽州》的编印,在河南台全程展播《谁不说俺泽州好》电视竞演节目,4月份在大阳古镇景区推出场景剧《祭火祈福大典》。眼下正在谋划《谁不说俺泽州好》第二季旅游活动,举办旅游推介专题会,启动持续全年的第三届文化旅游节,在全县集中开展一次竞演优秀节目展演。9月份在天井关村推出情景剧《孔子回车》。同时,加大对娲皇玉、彤康食品、李寨黄芩茶、泽州铁器等旅游产品的开发,包装推出一批成熟景区和旅游乡村,实现旅游收入突破百亿元。
以山为媒,以水结缘,以景传情,以心交友,好客的泽州人欢迎八方来宾,共同谱写合作共赢的泽州故事,共商、共建、共享新的增长传奇。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