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涧坪桥

郑跃峰
2017-07-22
来源:晋城党史网

2017年6月26日,上网看到一条题为《再见了,涧坪桥》——关于涧坪桥被拆除的小视频,四十年前的建设场景令人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涧坪大桥是省道阳济公路是咽喉工程,坐落于阳城县城东南19公里之涧坪村东,横跨涧河。据史料记载,此处曾六次建桥,均建而复塌。建桥时间分别为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民国18年(1929年)、25年(1936年)。为此,当地流传有“强龙不备鞍,河神不好惹,涧坪河上建不成桥”之说。在此建桥成为人们多少年多少代的一大梦想。


1977年,中共阳城县委、县革命委员会作出修建涧坪大桥的决定,当年10月22日动工,东冶公社与应朝铁厂共同筹资,阳城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五分部民工(300余人)修建,次年7月竣工。


大桥为单孔跨径54米双曲拱,时为阳城县跨径最大、桥身最高的桥梁,空腹式、钢筋混凝土和水泥料石混合结构,两端桥墩扎于涧河两岸连山石上。桥高28.5米,其中矢高9米,宽7.5米,长81米,设计荷载汽-15级,挂-80。


大桥建设中提出:要在党中央“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指引下,以揭批“四人帮”为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敢想敢干敢创新,群策群力攻难关,土法上马巧施工,拼命大干搞会战。


大桥距河床高28.5米,拱圈施工全部采用木料组合排架支撑,绞磨揽索起吊。1978年3月1日开始组合树立排架,5月25日拆除完毕,历时85天。整座大桥建设历时8个月,完成土石方工程量7200方,投工9.275万个,投资16.06万元,其中原晋东南地区补助投资8万元。


1996年,该桥作为阳济公路的控制性工程进行桥面拓宽和加固改造,经山西省公路设计院反复测试,桥梁承受荷载强度性能良好。阳济公路是重要的晋煤外运通道,密集通行的大吨位车辆终使大桥不堪重负,2015年该桥被列为危桥,大型车辆为沿便道绕行河谷通行。


时至今日,涧坪大桥风风雨雨历时40年,默默无闻坚守负重40年,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和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


愿新建涧坪大桥,以更加强健的体魄和更加宏伟的雄姿早日巍然屹立,为我们实现“两个百年”宏伟目标挺起不屈的脊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韩玉芳)            



上一篇:美誉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