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的记忆

郭学波
2016-04-20
来源:晋城党史网


年前腊月的一天,我在家扫尘准备过年,发现一个破箱书里夹着一叠粮票,有一两的、半斤的、壹斤的,五斤的、十斤的。今年已耄耄的我,勾起了我对这些已被遗忘的粮票有深刻地回忆。

在三年困难时期是指我国1959年—1962年期间,席卷起三股风:即是大跃进、大办钢铁、大办公共食堂。可以说是“浮夸”、“虚假”、对上“报喜不报忧”,是这时期的政治特征。持继的生产萎缩,经济倒退是这时的主要社会现象,持继的生产萎缩导致国民经济频临崩溃,是关于国计民生的大事。当时市场上的粮油、布匹、烟酒、火柴等各种生活用品都要凭票供应排着长队购买。那时人们最常议论的话题就是何时才能吃上一顿饱饭,为填满肚子,大家拼命争着搞吃的,因为粮食不够吃,就到处挖野菜、扒榆树皮、吃槐花……仍然不能填饱肚子,因营养不足造成许多人都得了浮肿病,饿死人的现象屡次发生。那时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粮食与其他生活品一样十分紧缺。国家实行定人定量发放的政策,粮食市场尚未开放,人们只能用粮票来换购定量的粮食。从而使粮票俨然成了中国的“第二货币”,粮票还能在市场上换鸡蛋、馒头、白糖、火柴等,还能到黑市场上换到钱,上世纪80年代初,票证的五花八门,涉及各个领域,大体分为“吃、穿、用”这三类,如学生在校读书需要有粮票才能买到饭票等等。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逐步建立,这些烙印刻着“计划经济和物质短缺”的时代标志。这段历史要给广大青少年讲解,让他们树立核心价值观奉献祖国。

现如今,国家经济繁荣、市场繁华,大家关注的早已不是吃饱肚子的问题了,而是吃饭讲营养,住要讲宽敞、高档,穿要赶时髦。如今经过改革开放,国家繁荣富强,粮食的丰盈和市场的丰富,使得“粮票”和其“票证”一起光荣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人们对过去那段生活往事的美好回忆,成为一种新兴纪念品,收藏品,默默地见证着新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