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村长王定国

郭扭雄
2025-07-31
来源:晋城党史网

77c6a7efce1b9d16f52f12576be9859f8d5464e7.webp.png


1937 年7月7日宛平卢沟桥的枪声撕破北平晨雾,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中华大地陷入了血与火的炼狱之中。翌年,一度宁静祥和的阳城县,同样遭受了日军惨无人道的暴行。1938年(民国27年)2月21日上午,两架敌机从东北方向飞来,接连向县城扔下24枚炸弹,瞬间数百间房屋被炸毁,许多无辜群众被炸死炸伤。在这片苦难的土地上,一个名叫王定国的青年,用23载短暂却炽热的生命,在太行山脉深处书写下抗日救国的壮丽篇章,其事迹如璀璨星辰,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


一、烽火初燃:少年意气赴国难


1921年,王定国出生在芦苇河北岸花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的王定国,十五六岁就成为家庭的顶梁柱。每天天不亮就跟着父亲下田劳作,担茅粪,深翻地,长期攥着锄把的手比同龄人粗糙许多,挑煤筐的肩膀,被勒出紫红的印记。邻居家盖房缺人手,他二话不说,放下自家农活就去帮忙扛檩条,汗水滴落在夯土里,砸出的坑都比别人深三分村里老辈夸赞说:“定国这娃,脑瓜儿灵得像山涧的泉水,干活有来头,长大一定有出息。”


有一年夏天,邻居的麦子晒在打麦场。中午时分,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点飘落下来。王定国见状,立刻喊来几个青年小伙,拿起木掀、簸箕,帮助邻居抢收麦子。大伙儿拢的拢,扫的扫,撑口袋的,簸箕灌的,繁忙的劳动气氛淹没了周围的一切。等麦子收完,定国和几个小伙已被淋成落汤鸡,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看到完好无损麦子,还半开玩笑说:“老天爷没有冲走一粒麦子,却给我们冲了个凉水澡,真是善解人意啊!”这一举动让邻居感动不已。


在田垄间奔跑的日子,他不仅学会了侍弄庄稼,更将“担当”二字深深铭刻在骨子里。


1938 年,日军轰炸阳城后,峪北村成立武委会的消息传开,犹如春雷响彻山谷。王定国第一个冲进村公所我要报名,我要当民兵!武委会主任卢零看到小伙子机灵钻杆,递给他一张报名表。他趴在桌子上歪歪扭扭把“王定国”三个字填写在了表格里。从此,他正式成为峪北村武委会一名民兵队员。回到家,他进门就喊:“妈,我参加民兵了,参加民兵了”满脸的喜悦有说不完的高兴。训练时,他总是第一个来到训练场,练习卧倒、匍匐前进,衣服圪肘腕、裤膝盖磨出了大窟窿,皮都露在外面,他一点也不在乎,针刺扎进膝盖都流出了血,他从不喊疼只是“嘿嘿”一笑了之。学习埋地雷时,他夜里偷偷揣着模型反复琢磨,竟把炕头的土坯都划出了沟。武委会主任卢零看在眼里,称赞道:“这娃有种,是块料子,一定能成为大气候。”凭借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他迅速从普通队员成长为骨干,并被提拔为峪北村副村长。


1940年4月,日本侵略者占据了阳城县城,在城周和乡间山头建碉堡、设据点,阳城沦为敌占区,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彻底粉碎日本鬼子的图谋,定国扛着铁锹、揣着剪线钳,带领民兵队深入敌境,每次总是冲锋在前。寒冬,在沁河河头村的夜色里,他猫着腰拨开荆棘,用冻得发紫的手剪断日军的电话线,让对岸的炮楼成了“聋子”。在官道岭黄土坡上,他与战友们挥汗如雨,挖壕沟、埋地雷,将鬼子的运输公路炸得千疮百孔,成功切断了敌人的运输线。那些被炮火熏黑的脸庞、被铁丝划破的手掌,都是他向侵略者发出的战斗宣言——即使力量微薄如星火,也要燃烧向敌人的心脏。


二、背叛狞笑:眼红嫉妒生毒刺


二苟(化名与王定国同村且为本家兄弟。然而,王二苟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整日无所事事。看到王定国穿着武委会发的灰布褂子走家串户,他心中满是嫉妒。“凭啥他能当村副?不就会卖力气嘛!”他蹲在自家漏雨的灶房里,用树拨弄着锅底的稀粥,不满地嘟囔着。有一次,王定国带着民兵帮李寡妇犁地,王二苟躲在麦秸垛后偷看,见王定国累的汗流浃背,腰都直不起,他却笑得十分爽朗,“累死你这头犟驴,呸!活该!他把拳头指节捏得嘎嘣作响。村里分发救济粮时,王二苟嫌自家分得少,偷偷将王定国家的粮袋扎破一个小洞,玉米粒漏了一路最后王定国默默扫起散落的玉米粒,还分给他半袋。但这份善意并没有感化王二苟,他觉得王定国是在巴结讨好他显示自己能耐嫉妒在他无所事事的日子里生根发芽,长成了见不得光的毒藤


三、血色除夕:铁骨不屈照汗青


1944年腊月二十五,年味在山村里弥漫,乡亲们忙着磨豆腐、杀猪宰羊、备年货,突然接到日军翌日要“扫荡张沟”情报,消息传来,如同一把寒刀,瞬间斩断了这份祥和。峪北村武委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安排民兵分头行动,挨家挨户通知乡亲们迅速撤离转移。王定国带领小分队民兵,从后窊到窑掌,从前岭到后岭,逐上门转告。深夜一点多,他拖着疲惫的身子独自返回花沟自家小楼,囫囵躺在仅有二尺宽的木铺板。王定国的行踪未料被二苟一直尾随盯梢,听到王定国回花沟的消息后,二苟眼中闪过一丝奸光。半夜,他偷偷溜出村,深一脚浅一脚下到义城村,淌过芦苇河,穿过梁山沟、青林沟,摸进鬼子据点,向汉奸队长告密:“王定国……在花沟……”汉奸队长扔给他两块大洋,他颤抖着双手接过,既兴奋又害怕。次日凌晨,天还未亮,人们还在睡梦中,鬼子大队人马进张沟村虚晃一枪,顺窑掌直下包围了花沟王定国家,前后门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围了个水泄不通。


朦胧时分,王定国起床解小手,忽听院外有动静。他在窗纸上破了个小洞向外望去,院外黑压压的全是敌人。刹那间,他意识到自己身陷绝境,屠刀已伸向脖子,眼前别无选择,只有视死如归的决绝。他蹑手蹑脚穿过楼道,猛地拉开过道小门试图突围。然而,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明晃晃的刺刀已刺入他的胸膛,三道血痕瞬间染红了他的粗布衣襟。年仅23 岁的王定国,就这样倒在了故乡的土地上。


得知定国倒在了血泊,躲在自家的二苟咧嘴笑了——那笑容比腊月的寒风更冰冷,比太行的夜色更黑暗。他以为靠背叛能换来好日子,却不知那两块大洋,早晚会变成射向自己胸膛的那一粒“花生米”。


四、山河铭记:忠魂永耀太岳山


1945 年,阳城解放。王定国的灵柩被庄重地抬进太岳革命烈士陵园,黄土掩埋了他的躯体,他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高大的石碑上。随后,叛徒王二苟群众检举揭发在义城村举行的公审大会面对黑压压的人群,王二狗跪在地上面如土色,磕头求饶却换来的是乡亲们愤怒的唾骂,大家高喊着:“为定国报仇!为定国报仇!”正义的枪声结束了王二苟罪恶的一生。他的妻子也因羞愧难当,悬梁自尽,了背叛者永远的耻辱。


1948 年,阳城县政府将光荣牌挂在王定国老家的门上。牌上的金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如同他当年剪断电线时迸发的火花,照亮了后来者前行的道路。


如今,太山脉的山风依旧在传颂着王定国的故事。他没有留下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但他用剪线钳、地雷和血肉之躯,在抗战历史上写下了“民兵”二字的千钧重量。当我们漫步在阳城的街巷,应当铭记: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正是无数个像王定国这样的普通人,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与担当,用脊梁撑起了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名字或许不被万口传唱,但山河知道,那些埋在地下的忠骨,永远是照亮华夏的星辰。


总编 | 崔利民

责编 | 韩玉芳

一核 | 李天伟

二核 | 侯沙河

邮箱 | jcszgdsxh@163.com

电话 | 0356-6966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