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帝躬耕处,千秋迹已迷。举头高山近,极目乱峰低。花气闻幽径,泉声过远溪。黄河遥入望,天际一红霓。”这是清代张尔墉所作的《登历山》诗,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素有“华北绿肺”之美誉的历山风物图。
到历山去走一走,看一看!那山势沉浮、云海翻腾、野花铺锦、流泉飞溅、黄河如织、云霞绚烂的瑰丽景象,不由得令人思接千载,追忆起了舜耕历山、文王封原、迁晋君于端氏、击赵国而秦屯兵、荆浩潜心于《匡庐图》、赵树理铁笔《三里湾》、武士敏在东峪村抗击日寇等等历史故事,从而使我的心灵又接受了一次涤荡洗礼。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我没有白来历山游览一趟。我为历山写下了一篇《历山赋》,发表在2021年2月4日的《太行日报》上。其中,对最妖娆的东峡(女英峡),我是这样赞美她的:
“况夫女英之峡,渐掀帷幔。古木蔽日,怪石削崖;沟谷迭层,清流漫堰。若乃蛙王之态,隐茂林而面娇羞;栖鸟之姿,歇翠从而神疲倦。列列象群,历山耕罢而知返;阴阳玉容,山光变幻而辗转。风伯唤友而入峡,真诚送爽;雨师呼朋而聚潭,同好酬愿。至若红枫抱石之坚贞,顽强彰显;天门砥柱之旷达,生命铸锻。五彩之石,布河岸而妆青藻;肉石之滩,思美味而幻春宴。泪瀑串珠,娥皇女英之思念,一夜飞度于君山;舜妃石棺,历山千秋之有幸,百代耸立而享奠。至于佛指巨岩,接云端而探首;舜王劈石,泄山洪以疏散。猴吻之岩,惟妙惟肖;天缝石窝,何处堪选!画廊浮雕之奇,奇在多变:百鸟朝凤,展翼投林;秋树笼烟,涌潮入眼。猿攀虎跃,万物有灵;月落日升,三界无限……”
我对女英峡钟爱点赞有加的原因是,她不仅得自然之造化美妙绝伦,而且她还与我们敬爱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有着一段动人的渊源。
故事是这样的。
1942年5月上旬,在侵华日军发动“第二次进驻山西”总进攻的形势下,邓小平与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王新亭一起到晋豫边区指导工作。当时,晋豫边区党委书记是聂真,他们的游击办公区域在阳城县南山里的暖辿村一带。
1942年5月26日,邓小平在晋豫边区首脑机关驻地阳城县上河村召集营长、县长以上军政干部开会,商讨开辟晋豫抗日根据地中条区的大政方针。
5月28日下午5点钟左右,邓小平与晋豫区党、政、军领导人聂真、王新亭、刘忠、郭清文等晋豫区机关干部正开着会的时候,情报人员报告说,日军已探听到我们在这里开会,4000余名日伪军正兵分6路,向上河村奔袭而来,离这里只有二三里地了。
军情紧急,聂真、王新亭催促邓小平立即转移。因为会议议程已经完成,所以邓小平便命令出席会议的近百名营、县级以上干部,迅速抄山路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自己则率领着机关干部与八路军17团警卫部队和772 团警卫部队向沁水县东、西川方向转移。
日军到上河村扑了空,望着四周陡峭的山岭和苍茫的原始森林,想要前进却没有胆量,想要退却又心有不甘,但最终还是老老实实地退回了上河村,盘算着明日再作计较。
大家转移到黑虎村的时候,邓小平看了看周边的地形,指着地图对大家说,给小鬼子十个胆,量他今晚也不敢追过来。
邓小平告诉大家先想办法吃饱饭,然后要衣不解带就地宿营,第二天清晨早早出发,经白砻村到5里以外的沁水县东川村,再转西川进入舜王坪,然后到都垛与地委会合。
第二天一早,一支数百人的队伍出现在东川的油坊圪梁。这支队伍虽然风尘仆仆,但是却纪律井然,精神十足,斗志昂扬。其中,有几个人骑着高头大马,神采奕奕,英姿飒爽。他们正是邓小平和聂真带领的晋豫机关首脑和警卫团的战士们。
部队刚在油坊圪梁停下,侦察员就跑来报告说:“一股日军已占领西川,堵住了去路!”
东川和西川,只隔着一条山岭,两川相距不过七八里地。邓小平、聂真、王新亭立即叫来随军的晋豫区联防司令员刘忠等人商量对策。邓小平看着地图对大家说:前有敌人堵截,后有日军紧追,军情十分紧急。我分析,敌人这次扫荡的目的,是消灭八路军的首脑机关和指挥员。我的意见是,让他们连一个指挥员也见不到。接着,他谈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大家认为很好,请邓小平下达指挥命令。
邓小平站到一块大石头上对全体将士说,女同志全部换成便衣,立即随老百姓入山隐蔽;所有干部的马匹先交地方民兵,牵入山内代管几天;干部一律轻装上阵,弃马步行,插入战士中一块行军。由进舜王坪转移路线,改为跳出东峡,越过东哄哄河,再返回阳城县境内的析城山。
东峡是东川村前的一条峡谷,号称“一线天”。峡谷两边危崖狰狞,峡中巨石纵横交错,苍然古树老猿哀鸣,毒蛇蛛网时隐时现……平时,除了胆大的猎人敢于涉足外,是很少有人来往的。
邓小平嘱咐大家穿上布袜,系好鞋带,打紧裹腿,间距一米,中速行军,不得掉队,没有命令,不准开枪。说完,他就和其他首长进入队列,向东峡开进。
他那干净利落的讲话,果敢无畏的气魄,实干敏捷的行动,刹那间鼓舞了所有干部和战士们的斗志与豪情。
部队刚刚进入东峡,西川的敌人就从猪王岭迎头包抄过来,占领了东峡西岸崖头。他们居高临下,荷枪实弹,做好了大战一场,收获胜利果实的准备。不过,日军的指挥官自负地认为,自己吃透了八路军的行军“特点”——行军中当官的首脑都骑着高头大马,战士们都是徒步前进——所以,他命令部下要擒贼擒王,“不见骑马的不准开枪”。日军士兵们一个个呆若木鸡地端着枪,愣愣地看着峡谷中行走的八路军,等待着骑马的首脑到来。
峡谷中,八路军战士也装着像平日行军一样,胆大的战士还好奇地与猕猴打个招呼,学做个鬼脸,但他们的心弦却绷得紧紧的,做好了随时投入激烈战斗的准备。
崖下山谷中的八路军陆陆续续地走出了东峡,还没有一个骑马的人过来,眼见后面没几个人了,敌人的指挥官才如梦初醒,方知上了大当,于是气急败坏地叽里呱啦吼道:“快开枪!”
冒着两侧悬崖绝壁上敌人的枪林弹雨,八路军指战员在隐蔽中奋勇还击,急速前进。突围中,晋豫联办主任郭清文等几人受了伤。
当机关部队艰难跋涉到阳城县东哄哄村时,又遭遇到了日军的伏击。警卫部队顽强抵抗,拼死厮杀,掩护晋豫区机关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越过李家河,爬上十里坡,摆脱了敌人的合围,冒雨进入了中条山的历山林海,开始意气风发地大步向析城山挺进。
在这次战斗中,有13 名战士英勇牺牲。向烈士们致敬!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抚今追昔,心潮澎湃。欣赏着历山东峡的旖旎山水,享受着幸福生活的安居乐业,思考着人生使命的归去来兮,使我不由自主地深深感到,如今祖国的每一寸如画山河,无不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智慧、用心血,甚至是用生命的代价浇灌滋润而来的。当然,更有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和智慧的人民群众是值得我们纪念和学习的。他们用年轻的生命,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让神州大地富起来了;他们用实干的行动,让中华民族强起来了!
为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党点赞,为我们智慧勤劳勇敢的人民点赞,为美丽文明和谐的中国点赞!
参考文献:
2017年07月13日《广安日报》,“弃马步行智出东峡”;
2018年11月29日《广安日报》,“邓小平在晋豫边区领导抗日活动”。
(责任编辑:崔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