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抗日村长王源的传奇故事

张引牛
2024-07-06
来源:晋城党史网

1890年,王源生于阳城县汉上村后张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世代家贫如洗,不得已靠租种地主土地度日。


01_conew1.jpg


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使王源一家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穷困生活。其父咬着牙、狠着心想要改变厄运走出困境,但租重利高、灾荒频发,使他虽躬身苦干、四季不息,仍贫困潦倒。劳累过度而使他病魔缠身,更是雪上加霜。父亲一气之下,含恨而去。这时,因举家债台高筑,而使债主围门。迫于无奈,王源卖掉了全部家产还债,全家除了两间土屋外一无所有。失去了土地,属于王源的只有那一腔的仇恨,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王源以担脚(肩挑运输)谋生,奔走于阳城、沁水、曲沃、绛县以及运城等地,或挑贩棉花,或担盐挣钱,靠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1940年前,王源已是六口人之家,日子难以为继,加之兵荒马乱,挑运途中几次被土匪抢劫,使他血本无归,并又背上了新的欠账。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故土竟容不得他继续在这里生存,他含泪离开了故乡。1940年,日军进犯阳城后,王源携家逃荒讨饭来到了四十里外、芦苇河上游的南宜固村谋生。


1942年初,八路军太岳南进支队进入阳城重新开辟晋豫边抗日根据地后,阳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南部山区成立,很快设立了阳北抗日行政办事处,抗日工作队常到南宜固村开展工作。1942年秋,阳北县抗日行政办事处派出纪平等人到南宜固村开展工作。王源家来了一位年纪较大的河南籍工作队员,二人很快成了知心朋友。他给王源讲了许多“农民为什么受苦,怎样才能不受苦”的道理,使王源心里渐渐明亮起来。工作组了解到像王源这样的贫雇农饥寒交迫,便提出了借粮度荒、减租减息、生产救灾的号召,得到了贫苦农民的拥护。但地主老财对抗日政府提出的借粮十分不满,他们深知给这些穷人借粮是有去无回,便提出了还旧借新或抬高利息的鬼办法进行抵制。


在工作组的支持下,王源带头和地主富户开展说理斗争,使他们不得不按抗日政府的规定,把粮食借给贫苦群众,使贫苦农民有了粮吃。工作组发动群众组织农救会,大家选举王源当了农救会组长。1943年春,阳北县抗日民主政府把南宜固村作为实行减租减息斗争的试点之一。在工作组的领导下,王源和芦思堂、苏景云等积极分子立即与广大贫雇农互相串联,运用减租减息法令,发动和组织贫苦农民进行“双减”斗争,并把生产自救和“双减”斗争紧密结合起来,以解决群众生活困难问题。王源带领农救会发动群众,一方面要求地主、债主按政府规定退租退息换约,另一方面对开明士绅表示欢迎,以联合他们共同抗日,并在减去租息后仍依照新的契约交租还债,只是对少数对抗“双减”运动的不法者进行说理斗争、坚决打击,使该村的“双减”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贫苦农民生活有了改善。王源出色的工作,得到了贫苦农民的一致拥护,被贫苦大众推选为村农会主任,秋后又被选为抗日村长。同年,王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王源把全身心扑在抗日工作上。在反“扫荡”斗争中,他组织群众空室清野,想方设法保护抗日干部。一次,一个姓白的区长从西岭下来,夜宿在赵家院的西北小屋。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一股日伪军突然从芦苇河岸边向村里扑来。王源早起发现后,来不及回家就跑到赵家院报信。白区长立即和王源一起往外跑,准备向西岭转移。然而,当他和白区长跑到村边的槐树底时,白区长不幸被敌人抓捕杀害,王源幸免脱身。这使他感到十分悲痛。后来王源悄悄掩埋了这个同志的尸体。1943 年日寇大扫荡时,太岳四分区的一个干部躲在北头院的一间小楼上,楼上一个山窗与王源住的院相通。眼看敌人就要搜到这个小楼上时,王源不顾一切搭梯从屋顶上救出了这个同志。19461月,王源在太岳区群英大会上被评为“模范工作者”,后来又被选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参议员。阳城解放后,他先后担任五区副区长、区长。1946年,在土地改革运动中,王源积极带领群众斗地主、分田地,愤怒控诉南宜固村大地主苏某欺压百姓、逼得穷人卖儿卖女、逃荒讨饭的罪行。苏某在群众运动的威慑下,不得不低头认罪,交出了霸占农民的全部房屋田产。广大贫苦农民从此有了自己的田地,从经济上得到翻身,政治上得到解放,人人欢欣鼓舞,个个扬眉吐气。


拥军支前带头人


在抗日斗争和反封建斗争中,王源深深认识到自己的翻身解放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得来的,是人民子弟兵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得到的胜利果实也必须用生命和鲜血来保卫。因此,他全力支持发展人民武装,动员广大青年参加民兵,参军参战。早在抗日战争初期,王源就把贫苦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了铁锤队,边生产、边练武,动员青年加入民兵组织,开展对敌斗争。1942年冬,八路军补充兵员时,王源主动把长子王恩林送到部队当兵,一再嘱咐儿子:不忘穷乡亲,好好打鬼子。恩林不负父望,在党的教育下,勇敢战斗,屡立战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1739连班长。在部队,恩林荣获杀敌英雄称号。恩林曾说我父亲是太岳区的模范干部,我也要当一个模范军人,在前线多多杀敌,与我父开展竞赛。”1945年,在绛县战斗中,恩林带领全班战士一连攻下敌人3个碉堡,俘敌8人,缴获步枪8支,最后在夺取敌人军火弹药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王源在儿子恩林的追悼会上悲痛地说:血债要用血来还,我要化悲痛为力量,让小儿子继续当兵,为大儿子报仇。他当着县、区领导的面,指着站在身边年仅十一岁的二儿子王万林说:现在就给他报上名,长大参军,为他哥报仇!万林后来加入了武警部队)。1943年,王源大女儿王春苗已出嫁町店凌家沟,身边只有二女儿秋荣。秋荣在父亲影响下,发动妇女姐妹组织起一个妇女民兵班,和男人一样边生产、边练武,站岗放哨,参加民兵联防,配合阳北县独立营、区游击队和主力部队打击敌人。1944年,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在次营天掌岭召开了五千人的民兵大检阅,进行了射击、石雷爆炸大演习。南宜固、芹池、贾寨三个村的妇女民兵班组成一个分队,由王秋荣任指导员,芹池村的马福然任队长,代表阳北县参加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四分区司令员唐天际亲自奖给阳北县女民兵七九步枪一支、手榴弹六枚。不久,抗日政府再次动员青年参军。此时的秋荣已是“心高志远”,不仅要当女民兵,还想当女八路。王源走乡串户动员青年参军,但从来没有想过让妇女参军,这个头怎么带?原来秋荣一个心思想当兵,早已打探到了“门道”:嫁给部队上的人,就能当上部队的兵。她也早已看上了在17团当连长的陈大春(四川人)。对于女儿的心愿,王源非常同意,但他老伴却想不通,说什么“谁见过妇女能当兵?身边没有个女儿以后谁来侍候?”最终,王源做通了老伴的思想工作,把女儿秋荣送到部队,和大春结了婚。王源没有任何陪嫁,只是要大春帮助秋荣,两人要互相关心,杀敌立功。这样王源家一下又多了一个女兵。这一年,他还发动南宜固村民兵与上官宣龙带领的芹池民兵出击夫妻岭的日军据点,处决了敌情报员,搞掉了日寇在中木亭村的情报网,加强了芹池、吕家河、羊泉、伯附一线的民兵联防,有力地打击了敌人。19454月阳城解放后,太岳区党委号召全区军民立即行动起来,对日寇举行大反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在这年77日和8日举行的纪念抗战8周年与参军动员大会上,王源上台发言,热切号召青年参军。他回到南宜固村后,通过和干部群众谈心,从本村开始发动。他说:“阳城虽然已经解放,但全国还没有解放,因此,我们要动员青壮年参军,壮大正规军,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和一切反动派。”在参军动员大会上,民兵指导员芦思堂首先报名,苏新和、苏启荣、苏小三等排、班干部接着报名,出现了父送子、妻送郎、姐送弟、兄弟相争上战场的热烈场面。王源在会上讲话说:“青年当兵最光荣,你们放心上前线吧,军人家属的困难,我一起承担,决不让你们有一点忧虑。”这样,他一次动员了32名青壮年参军,被整编为一个“南宜固排”,受到了太岳军区四分区司令员陈康的表扬,奖给奖旗一面。为了动员参军,他日夜奔波在五区的各个山村。大壑与南宜固村相邻,山高路陡,遥遥8里。王源趁着夜晚到该村宣传发动,采用“激将”的办法,使大壑村的干部憋着劲要和南宜固较劲,在毕景录等民兵干部的带领下,也拉出了一个排参军。这样在五区形成了各村相互竞赛,成排成建制参军的热潮。县委、县政府又把五区动员青年参军的经验在全县推广,王源在县烈士陵园举行的参军动员会上作了交流。他用自己的切身体会,讲受压迫的苦,讲闹翻身的甜,讲对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讲送子送女参军杀敌不怕牺牲的坚定意志,号召热血青年积极报名,踊跃参军到前线去,解放全中国!讲到激动时,他总要不停地跺脚,不停地向前挥拳头,表达他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心情。他的发言虽然普通,但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人的心。这次,全县有2500余人参军入伍。1946年,国民党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全区军民奋起自卫反击。为了保卫翻身果实,保卫解放区,他发动广大青壮年再次踊跃报名参军、参战、支前。这次动员参军,他在本村继续发动青壮年参军的同时,又先后回到老家汉上和白沟、东进一带动员参军。他在后张庄,将自己的侄辈召集起来开会,讲苦难家史,要他们“走在人前,不要落后”。经他动员,他的侄儿、外甥等9人报名参军参战。堂侄王东林因身高不够未被批准,几次找他要去当兵。王源当即向部队反映了堂侄的心情,终于让他参加了太岳军区供给部的工作。王东林参军后英勇杀敌,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王源走到哪里,就把宣传发动工作做到哪里。在宜固老家,只要贫苦群众找他他都管饭,饭后就要动员青壮年参军。打曲沃、打临汾与晋南战役中,王源都要到前线慰问作战部队和参战民兵。每到一处,他都要讲话鼓动,带头呼口号:“走上前线去,保卫毛主席,保卫解放区,歼灭蒋匪军,向蒋介石讨还血债!”前方胜利捷报频传,王源的名字也在太岳区远近闻名。


02_conew1.jpg


王源在五区任区长期间,先后动员参军人数达一个团,参军参战人数总计达3000人以上。他让自己亲人带头参军的事迹更是感人,受到了太岳军区副司令员孙定国撰文登报表扬。县长张天乙将亲笔题写的模范抗属奖匾挂到了他的家门上。


老王源本色


党的教育培养下,短短的几年里,王源从一个佃农不断成长,当上了村主任、区长,直至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参议员。但是,地位变了,他真情未改、本色不变。他从贫苦群众中来,和群众一直是血肉相连,依然是那样普普通通、实实在在。在家乡,大人小孩都还是称他老村长;在县城的任何场合,人们提到他时从不直呼其名,都要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一个“老”字,称他“老王源”。但就是这样一个“老”字,却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他的尊敬。战争年代,他在动员参军参战的同时,将拥军优属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认为,帮助军人家属克服困难就是上战场打敌人。他在五区实行跨村组织劳力为军烈属代耕代收的办法,保证了军烈属的耕地不荒,及时下种开耕,秋天及时收获。他经常深入各村逐户了解情况,督促检查,帮助解决生煤、担水等具体困难;同时,他向上级领导提出建议,制定优抚军烈属的具体规定,使全县优抚工作逐步规范,军烈属生活进一步得到保障,前方军人更加安心杀敌。


他更没有忘记在战斗中牺牲的英烈。无数为国捐躯的青壮年的熟识面孔日夜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为此,他找到同是参议员的卢诚,二人一拍即合。1945 年,在纪念·事变八周年大会上,他同卢诚提出了筹建一个烈士陵园的建议。此议,立即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同。


19465月,县委根据他和卢诚的建议和群众的要求,并征得区党委同意,决定筹建阳城县烈士陵园,成立了以县长张天乙为主任的创修委员会工程委员会,并任命王源为县政府建设科副科长,具体负责陵园的工程监督工作。从此,他全身心投入了烈士陵园的工程建设。人们看到他整天跑来跑去忙碌的样子,都说他既不像科长,也不像督工,倒很像一个小工。陵园选址在县城西街的城隍庙和小寺庙旧址上,设计占地25亩,实际上很大一部分场地被周边的公房、民房占着。为此,他领着工程人员一家一家进行交涉,终于廓清了场地,圈起了围墙,保证了按时开工。


施工中,王源干脆住在工地、吃在工地,严把质量关,铁面无私,一丝不苟。为了当好督工,他还虚心向技术人员学习施工技术,很快成了内行。为了节省建设资金,他经常弯着腰在工地捡铁钉、拾砖头、铲石灰,使施工现场秩序井然,工程进度很快。当年10月就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后因自卫战争开始而停工缓建。19494月接着续建。根据上级意见,将“阳城县烈士陵园”改建为“太岳烈士陵园”。他一如既往,毫不松懈。工程在5月底全部完工。烈士纪念楼、烈士纪念亭、烈士纪念塔三大主体建筑巍然耸立。在“八年抗战烈士纪念塔”的第三层,镶嵌着他的题词:“抗战八年当先锋,打败日本你牺牲,抢救全县老百姓,永远不做亡国奴,精神千古留万载,烈士陵园看光荣。”虽然笔迹有点拙劣,但苍劲有力、真情感人。此后,王源仍不停歇,千方百计搜索八年抗战和三年自卫战争中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烈士和事迹,他买碑石、求碑文、招石工,给他们刻石树碑、永志纪念。他又在园内栽植树木花草,使烈士的英灵伴随着青松翠柏长眠。


新中国成立后,王源出任民政局副局长,分管优抚。这时他已60多岁,继续为优抚军烈属奔走呼号。军烈属、残废军人、荣退军人最爱找他,而他也最愿意接待他们。他总是热情招待来访荣退军人和军烈属,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不折不扣地向领导反映他们的要求,具体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许多棘手问题得到解决。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阳城县最早成立了烈属敬老院和荣军疗养院,使生活困难的烈士家属和荣退军人得到了温暖和生活上的保障。


王源急公好义,办事总爱先从自己开始带头实干。1956 年,他调任县人民大礼堂创修督工。他不遗余力,奔走各处筹集资金、准备材料,精心组织施工。缺少钢材,他亲自出马,穿着工作服就跑到了太原,找到战争年代的老领导,及时解决了问题。需要大量木材,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家乡南宜固村芦苇河畔成片粗大挺拔的大杨树。村里不太同意,他又以老村主任的口气要他们带头。砍下的杨树用马车往城里整整拉了一个月。工程竣工时县里还给南宜固村发了奖状。


王源仗义执言,凡是有关群众利益的事他从不含糊。1951年他作为老解放区的代表赴京、津参观工业展览大会,参加国庆观礼,受到了毛主席、朱总司令等中央领导接见。他当即同各界代表共同向中央提出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四项建议。王源年近七旬,他真的老了。


王源没有悔恨。他没有忘记,他是阳城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觉得,人民代表就要代表人民群众说话,为人民群众办事。人民代表回归到人民群众之中,心里最踏实、最高兴


1961年,王源患重病,根据本人要求,县委把他送回南宜固家疗养。临行前,他拖着病体来到高大明亮、舞台上方写着团结一致,建设祖国八个大字的人民大礼堂,摸着崭新的楼杆和整齐排列的座椅转了一圈。他又来到烈士陵园,经过烈士纪念楼前,艰难地拾阶而上,来到烈士纪念亭、烈士纪念塔边,一边看,一边摸摸这、摸摸那;又走到一个个埋着烈士忠骨的墓丘前,停下脚步,盯着墓碑久久沉默不语。在烈士纪念塔前,在他熟识的几个老领导的墓前,他认真整冠肃立鞠躬行礼。他没有说一句话,他是用心灵在告慰英灵……


走出烈士陵园临上车前,他再次回过头来看了一会,眼里掉下了长长的泪水……他对前来送他的干部说:“你们回吧,好好学习,好好工作。”


1962年,王源走完了他光辉的人生,终年72岁。时在山西省委工作的原中共阳城县委书记张健民亲自为他撰写了碑文。   


笔者后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中,据资料记载,芹池镇有147位烈士为国捐躯,为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笔者先后同支前模范王源孙子王振红多次电话联系,了解了支前模范王源事迹,旨在将英雄精神发扬光大,代代相传,永远铭记。


总编 | 崔利民

责编 | 韩玉芳

校对 | 侯沙河

核对 | 李天伟

邮箱 | jcszgdsxh@163.com

电话 | 0356-6966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