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和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但他们都没有参加中共“一大”。这是为什么?笔者查了许多资料,发现了一些线索。
早在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向封建礼教展开全面挑战,使许多青年在迷惘中看到了中国的光明。1920年初,陈独秀离京赴沪时,李大钊就与其交换过在北京和上海分别建立共产党小组的意见。4月,经李大钊介绍,俄共远东局海参崴处派来的代表维金斯基到上海,和陈独秀见面,促进建党工作。之后,陈独秀即积极进行建党的准备。5月,陈独秀和一些人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8月,陈独秀和李达等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称共产党,陈被推选为书记。以后,全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毛泽东在湖南长沙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6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机成熟。此时,上海的共产党组织中的李达、李汉俊,取得陈独秀和李大钊的同意,向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发信,要求各地派代表到上海参加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特别催促陈独秀和李大钊赴沪。但在去年12月,陈独秀应陈炯明之邀,到广州孙中山领导的南方政府任教育委员会厅长兼大学预科校长。当时他正在为预科大学争取一笔建校款,如果自己一走,这笔款就很难争取到手,于是只好留下,派包惠僧到上海参加党的会议。由于交通及各种原因,各地代表7月下旬才陆续到达上海。7月23日至31日,党的“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当时参加会议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包惠僧(广州),周佛海(旅日)。由于以上原因,陈独秀没有莅临党的“一大”会议。
李大钊是颂扬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第一人。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1920年10月,李大钊和张国焘、邓中夏等人在北京成立了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被推为书记。中共“一大”召开前夕,李大钊在北京的现职是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他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青年运动;在学校还提倡教育改革,工作十分繁忙。更主要的是,当时北京北洋军阀政府财政困难,断然停发了八所大专院校教职员工的薪金,马叙伦与李大钊等人正领导广大教职员工,开展着一场反对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争取教职员工自身及家属基本生存权利的“索薪”罢教斗争,教育界和社会各界酝酿同盟罢工。在这场斗争中,马叙伦与李大钊是“索薪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但马叙伦常有病,主要工作都由李大钊来做。适值斗争决定成败的紧要关头,李大钊放弃了个人的名利,选择了留京。他有理、有利、有节地和北京政府进行斗争,直至胜利。也有资料说,李大钊考虑到自己声望,如果离京参加党的大会,必然引起反动势力的注意,影响会议的安全。所以,李大钊没有参加党的“一大”会议。
尽管陈独秀、李大钊没有参加党的“一大”会议,兼于两人在建党上的重要贡献,大会还是选举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在以后党的二届、三届大会上,陈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在党的四届大会上,陈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在党的“五大”,陈被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担任了中共北方区党委书记兼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书记。在党的三届、四届代表大会上,李大钊都被当选为中央委员。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