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晋豫边军政干校

卢剑锋
2016-03-06
来源:晋城党史网

吉德村(摄影:张敏旗)


吉德西山庙(摄影:张敏旗)


晋豫边抗日军政干部学校1938年3月在阳城县驾岭吉德村创建,老师和学员都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热血青年。虽然只有一年时间,但该学校先后训练了500多名抗日骨干,为开辟晋豫边敌后抗日根据地培养了一大批军事和政治干部,日后有的做了军队领导人,有的做了省委主要负责人,有的回到了中央部委。这批干部为晋豫边的抗战以及全国的抗战、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晋豫边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在中国抗战史上也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7年9月,八路军驻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联络部在河南新乡建立,中共中央北方局代表、军委书记朱瑞任主任,唐天际任副主任。新乡被日军占领后,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打开抗日斗争局面,朱瑞率领副主任唐天际、晋冀鲁豫省工委组织部长聂真以及薛迅、王毅之、方升普、敖纪民、程明之、刘刚、王佐等机关干部和20多名华干学员于1938年2月底辗转来到阳城,并随阳城县政府、县人民武装自卫队转移至西南山区横河。3月3日,朱瑞在横河下寺坪就开辟建立以阳城为中心的晋豫边抗日根据地的具体部署报告中共中央毛泽东、张闻天和中共中央北方局刘少奇、杨尚昆,毛泽东于6日复电朱瑞,并作了具体指示。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指示, 1938年3月上旬,为了加强党对晋豫边地区游击战争的领导,朱瑞在下寺坪召集中共晋冀鲁豫省工委领导人聂真、唐天际和阳城县长李敏之等人举行联席会议,根据日军打通同蒲线后的形势和晋豫边各地党的实际状况,朱瑞代表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撤销中共晋冀鲁豫省工委和曲沃特委、河东特委、豫北特委,成立中共晋豫特委,由聂真任特委书记,薛迅任组织部长,李哲人任宣传部长,敖纪民(高锦民)任军事部长,嘉寄尘(嘉康杰)、阎子祥、温建平、方升普、唐天际为特委委员,隶属于中共冀豫晋省委。同时,为有效打击日军对晋豫边地区的进攻,打开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局面,朱瑞决定以阳城县地方武装为基础组建晋豫边游击纵队。“纵队”兵员由阳城县人民武装自卫队和县公安局原有的300多人和部分华干学员组成,李敏之兼任司令,佩戴“敏”字臂章。本月中旬,朱瑞在阳城县县长李敏之的支持配合下,又组建了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1938年10月根据总部命令改称八路军晋豫边游击支队,简称“唐支队”),唐天际任司令员,佩戴“八路游”臂章。


随着晋豫边抗日根据地的开创和晋豫边游击队、各地方武装的建立、扩大以及抗日斗争的广泛开展,急需大量能够担负抗日工作的军事、政治干部。为此,中共晋豫特委和晋豫边游击队审时度势,决定创办干部培训学校。在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共阳城县工作委员会(阳城县委的前身)的支持配合下,中共晋豫特委在阳城县政府临时驻地吉德村创办了晋豫边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决定中共阳城县工委、阳城县政府参与该校的组织领导、管理和教学工作,并由阳城县长李敏之兼任校长,县工委宣传委员魏健兼任教务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学员的训练、学习。

为加强党对该校的领导,学校设立了党组,派驻了党代表,并配备了政治指导员和政治工作员(辅导员)。县工委组织委员刘刚为党组负责人,王佐为党代表。学校还设立了一整套教学管理机构,李景良任教务副主任,主管行政管理工作,杨希孔、胡正六(胡宏)先后任指导员,齐云、唐兰石、巴占一等任辅导员。

学校招收的学员主要为牺盟会村政干部,同时吸收部分思想进步、积极抗日的青年、小学教员以及从豫北流亡到阳城投奔抗日队伍的青年知识分子参加。为了广泛吸纳抗日积极分子参加学习训练,学校对投考者随时予以接受。因而,学校开办不久,许多外地青年纷纷投奔而来。

学校参照军事管理的办法组织学员学习训练,根据学员情况,编为若干个分队,学习时间一般为三个月,部分学员根据工作需要,可提前结业分配。学习训练的主要内容,一是国际国内政治形势;二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三是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武装斗争的策略方针以及其他军事战术、技术;四是宣传与民运工作。学校在进行政治、军事学习训练的同时,还组织学员到农村或城镇结合实际开展抗日宣传与发动群众工作,使学员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授课教师由该校领导、八路军干部、学校辅导员以及有较高理论政策水平和实际斗争经验的阳城地方干部魏克明、乔启运、魏永生、赵树理等人担任。中共晋豫特委书记聂真、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司令员唐天际经常给学员作政治形势与军事报告。每期学员学习期满后,经过小组鉴定、集体宣誓并举行结业典礼后,分配到各地开展抗日工作。


一共举办了三期。首期从1938年3月至5月开办,招收学员300多人,编为三个分队,分散居住在吉德周围的二里腰、南凹、曲头、六口岭等村庄。学员上课、听报告,大多在大庙院里或山坡树荫下进行。教师魏健、王佐、杨希孔等人讲课深入浅出,联系实际,受到学员的称道。尤其是只有一条左臂却有书法妙笔的王佐以及沉稳老练的魏健等,深受学员尊敬。出身“大家闺秀”的齐云,宣传工作搞得十分活跃。她教唱的抗日歌曲给学员以有力的鼓舞。学员们在结业后、坚决服从组织分配,积极投身抗日工作。首期学员中,阳城籍曹戎、刘福荣、卫引棣(女)、乔兴立、常书恒、李锦春六人和其他十一名外地学员被提前选送到延安抗大学习;郝天明、王春秋等被输送参加了八路军;武雷(武士英)、白仁甫(白天荣)、王姬雅、张尚友、张家银、宁天瑞、张安臣等由李景良带领参加了唐支队;秦友三、张清留校担任分队长。

第二期,6月至9月举办。由于形势的相对好转,学校随着抗日机关回到县城,迁往县城司上巷旧中学,时由县委组织部长胡晓琴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学校招收学员120多人,编为两个区队,分类培训干部。一区队训练军政教官,队长秦友三;二区队训练工农青妇骨干,队长张清。期间,因日军侵扰,学校曾迁至金台寺大庙。这期学员结业后,大都被分配到县、区、村工作,不少人担任了牺盟会和各救亡组织的领导职务。

第三期,1938年10月至12月仍在县城司上巷举办。此时,因“唐支队”已在阳城设立了随军营军政干部学校(又称教导队),故“晋豫边抗日军政干部学校”于这期改称为“阳城县军政干部学校”,时由县委书记胡晓琴和县委宣传部长赵明任党组负责人。本期共招收学员130多人,除本县学员外,还吸收了晋城、济源、孟县、沁阳等地的二十多名青年学生。

据离休干部卫祖青(阳城县后则腰村人,当年晋豫边抗日军政干校学员)回忆,“在干校,为给抗日部队和机关输送人才,学校还在学员中挑选一批先进分子组成少年抗日先锋队,我有幸入选其中。齐云老师带领我们到学校附近搞宣传、贴标语。那时干校生活很艰苦,师生都是粗茶淡饭,但却情同手足,互相帮助,精神饱满,紧张活泼。每期学员结业后,干校都把一批优秀学员介绍到县青救会、妇救会等抗日救亡团体去工作,三分之二学员在工作中光荣入党。我也是1938年6月,由赵明、胡晓琴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分配到了县青救会,开始了抗日救亡工作”。

(责任编辑:韩玉芳)